专题五近代以来中外科学技术与文化2012 高考统计高考动向分析试卷考点题型1.从考查内容看,近现代西方科技的发展是重点,中国现代科教与文化、近代以来西方美术与音乐虽没有涉及,也应给予重视。2.从考查角度看,不再考查具体的识记性的知识点,而是注重对史料解读能力及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3.从考查形式看,打破了以往只出选择题的模式,在非选择题中注重科技与经济、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4.从备考热点看,科技历来是热点,因此应注重对近现代中西方科技史的学习与复习。浙江卷近代科学选择题重庆卷第三次科技革命选择题广东卷19 世纪以来的西方文学(浪漫主义)选择题新课标全国卷近现代科技革命材料题一、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1.现代中国的科技科技表现意义“两弹一星”1964 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的环境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1970 年中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太空轨道载人航天2003 年“神舟 5 号”成功返回地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杂交水稻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 2 号杂交水稻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其他尖端技术银河系列计算机、生物技术等有利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等2.“双百”方针的贯彻“双百”方针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是符合文艺内在发展规律的方针,是党在指导文艺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实践中逐步提出的长期性方针。3.不同时期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和成就阶段方针政策成就新中国建立初期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的有用经验,借鉴苏联经验把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造成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大中小学一度停课,大学招生通过推荐方式招收“工农兵学员”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人才出现断层改革开放以来20 世纪 80 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20 世纪 90 年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211 工程”计划各类教育飞速发展,培养了大批各级各类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无穷活力二、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1.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与革命者(1)17 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是近代科学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