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一.学习目标: l.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三张图片,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属于关系; (2)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3)熟练应用常用数集及其专用记号;会用集合语言表示有关数学对象.二.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方法.难点:集合的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三.自学指导: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1.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通过 PPT 图片,启发引导学生找到三张图片的共同特征,并引导学生举出一些集合的例子。通过举例说明和互相交流.做好教师对学生的活动的梳理引导,并给予积极评价.2.用 6 分钟时间预习教材 P2~P5,完成下列内容:(1)、集合:一般地,我们把 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 叫做集合,简称为: 。(2)、集合元素的三要素(三特征): 、 、 ;若两个集合相等,那么必须有: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若 a 是集合 A 的元素,则记作:a A; 若 a 不是集合 A 的元素,则记作:a A。(4)、常用数集的记法: 自然数集: ; 有理数集: ; 整数集: ; 实数集: ; 正实数集: ; 正整数集: . (5)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 ,并用 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举法 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 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具体方法是: 在 内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 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 , 最后在 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学:检查自学指导内容,并分组探讨一下问题: a.如何判断所给对象是否组成集合? b.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性质有哪些?如何判断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判断集合 A={-2,2}与集合一样吗? c.试着总结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并试比较各自的特点和适用的对象。 (二).自学检测:完成以下练习: 1.下面给出的四类对象中,能组成集合的是( ) A.高一某班个子较高的同学 B.比较著名的科学家 C.无限接近于 4 的实数 D.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全体 2.用符号或填空:(1)0 ;(2) ;(3) ;(4) Q。 3.请用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 1~10 以内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3)不等式的解组成的集合; (4)所有奇数组成的集合。 (三)、例题分析:例 1. 自主学习教材 P3 例题 1.例 2.学生小组探讨,教师引导分析。并请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