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再别康桥一、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重点在品味诗歌的“美”,品味纯美的意境、绝美的语言、唯美的情思,尤其应品味语言所呈现出的音乐之美、绘画之美、建筑之美。学习难点:一定要紧扣语言本身去感受,通过反复诵读、潜心品读等手段,辅之以音乐的效果,调动联想、想象的能力,感受诗歌意境之美。二、预习导学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彷徨(pánɡ) 荡漾(yànɡ) 青荇(xìnɡ)B.寂寥(liáo)漫溯(shù)河畔(pàn)C.浮藻(zǎo) 斑斓(lán)长篙(hāo)D.颓圮(pǐ)笙箫(shēnɡ) 满载(zǎ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河畔 搅绊 拌马索 心宽体胖B.斑斓谰言澜沧江春意阑姗C.漫溯朔风塑封圈溯流而上D.浮藻烦燥燥热天声名大噪三、问题引领,知识探究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2.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这些意象中品读出诗人融入的情感吗?设计意图:品味诗歌的情景交融。3.在回忆往昔、挥别康桥的过程中,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起伏波动?4.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5.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设计意图:从诗歌的结构中把握其创作特点。6.这首诗不仅具有音乐美,建筑美的特点,而且,也具有绘画美的特点。请说说你对这一特点的理解。 四、目标检测阅读第 2~6 节,回答问题。11.选文可划分两层,第一层是 ,第二层是 。 2.由诗中内容可看出,诗人寻不着梦而流露出 的内心感受。 3.“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里的“梦”是指 (当时、昔日)的梦。 4.《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 五、配餐练习: A 组(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倩影(qiàn) 青荇(xìnɡ) 栉风沐雨(jié) 呕心沥血(ǒu) B.漫溯(s u ò) 笙箫(shēnɡ) 桀骜不驯(xùn) 从容不迫(cónɡ) C.彳亍(chìchù) 颓圮(sǐ) 无济于事(jì) 载歌载舞(zài) D.长篙(ɡāo) 瘦削(xuē) 荒谬绝伦(miù)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耗费 坐标系仗义执言 忧柔寡断 B.疏浚 度假村 良晨美景 各行其事 C.渲染 编辑室 饥肠漉漉 枉费心机 D.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