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 2013 高三一轮精品复习《第 20 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4》教练一体教学案C.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分配制D.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答案 C2.1920 年底,苏俄把余粮征集制扩大到棉花、麻类、皮革等农副产品和经济作物,国有化由大中企业推广到广大小企业,进一步取缔一切私人贸易活动等等。这表明( )① 远远超出了俄国社会能够承受的水平 ②非常措施没有因非常时期结束而收缩 ③俄共(布)急于超阶段地直接实现社会主义 ④表明苏俄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答案 A解析 到 1925 年,通过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才基本完成。3.列宁后来在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时曾说:“当时在某种程度上由于军事任务突然压来,由于共和国在帝国主义战争结束时似乎已经陷于绝境,由于这一些和其 他一些情况,我们犯了错误。”此处“错误”实际上指( )A.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B.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C.对农民实行固定的粮食税D.让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企业答案 A解析 B、C、D 三项都是新经济政策的措施。4.张培义撰文指出,由于其实施的不同阶段,因而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这些措施产生于战争环境,使国家能集中人力、物力,保证了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由于领导人企图 借助这些措施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最后造成严重后果,引起人们强烈不满和生产力下降。此处“其”代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运动D.斯大林模式答案 A解析 上述两个方面阐述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大影响。5.列宁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并说:“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 1921 年春天我们遭到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表现在: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句中“这次失败表现”的确切含义是( )A.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带来:工农业生产迅猛发展B.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带来:工农联盟面临着破裂的危险C.新经济政策使得:人民积极性得不到提高D.新经济政策使得:工农联盟难以加强答案 B解析 “1921 年春天”严重的失败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其带来的直接后果不仅表现在工农业生产的破坏,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基石——工农联盟面临着破裂的危险。考点二 斯大林模式6.斯大林在 1943 年就说过:“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