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东 省 聊 城 市 第 四 中 学 高 中 语 文 劝 学 导 学 案 3 苏教 版 必 修 1学习目标1. 掌握第三段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并能翻译浅显的句子。2. 了解前三段内容。3 .明确学习的意义,端正学习态度,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4. 背诵全文。预习思考概论:本文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其中阐述的关于学习的道理,在今天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本文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关键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所有这些,也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合作讨论●● 疏通文意,注意文言知识。第三段内容概要: 1.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 )焉。翻译: ◆ 句 解 : 先 用 两 个 比 喻 , 以 “ 积 土 ” “ 积 水 ” 推 论 到 人 的 “积 善 成 德 ” , 正 面 论 述 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2. 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成江海。翻译: ◆句解: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 方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难以实现远大的目标。3. 骐骥( )一跃,不能十步;驽马( )十驾( ),功( )在不舍( )。翻译: ◆句解:用“骐骥”“驽马”两个比喻作对比,说明 4 . 锲 ( ) 而 舍 之 , 朽 木 不 折 ; 锲 而 不 舍 ( ) , 金 石 可 镂 ( )。◆句解:用“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两个比喻对照,说明 5 . 蚓 无 爪 牙 之 利 , 筋 骨 之 强 , 上 ( ) 食 埃 土 ( ) , 下 饮 黄 泉 ( ) , 用 ( ) 心 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