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3《阿房宫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2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3《阿房宫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1页
1/9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3《阿房宫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2页
2/9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3《阿房宫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2_第3页
3/9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一语文苏教版必修二 专题 3《阿房宫赋》学案1.能够解释“一”“爱”“使”“而”“之”“焉”等多义实、虚词的意义,掌握本文相关的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2.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3.学习本文的铺排手法,以及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像和奇特的夸张等艺术手法,并能运用这些手法写作。1.连线作者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其为“杜樊川”。唐代文学家。工于诗、赋、文、辞,亦精书画。诗歌创作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著有《樊川文集》。代表作有诗歌《过华清宫》《赤壁》《泊秦淮》等,散文以《阿房宫赋》最为有名。2.探寻背景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穆宗、敬宗两代皇帝荒淫无度,几乎不视朝政,又好治宫室。内藩跋扈,外藩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王朝已处于崩溃的前夕。针对这种形势,杜牧作《阿房宫赋》以刺其事,矛头直指当时的最高统治者。本文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此时的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风雨飘摇。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杜牧此文意在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总结秦王朝骄奢淫逸终致亡国的历史教训,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警告,希望唐朝统治者引以为戒,不要重蹈覆辙。1.识字注音(1)重点字囷囷焉( ) 不霁何虹( )妃嫔媵嫱( ) 摽掠( )鼎铛( ) 逦迤( )锱铢( ) 在庾之粟粒( )横槛( ) 呕哑( )辇来于秦( ) 尽态极妍( )架梁之椽( )1(2)多音字2.字形辨认3.一词多义24.古今异义(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2)韩、魏之经营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3)齐、楚之精英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4)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5)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5.词类活用(1)骊山北构而西折(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3)族秦者,秦也( ) (4)未云何龙( )(5)不霁何虹( )(6)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可怜焦土( )(9)朝歌夜弦( )(10)蜂房水涡( )(11)辇来于秦( )(1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特殊句式(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3)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4)多于南亩之农夫( )(5)函谷举( )(6)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3《阿房宫赋》学案 苏教版必修2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