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政治主观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东海县黄川中学 郭早阳 主观性试题是以能力立意为主,一般选取社会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的交叉点作为载体,三言两语创设情境,巧妙设问,设问较为宽泛,给学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要求学生从分析材料入手,找到相关知识的切入点,显得格外活泼,新颖,其答案不是惟一的,呈现多元化,这极大地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助于创造性的发挥。但学生在解题时往往不能脱离死记硬背的束缚,走不出应试的圈子,答案显得呆板、教条、肤浅、片面,这样就不容易得高分。我认为解答主观性试题一是要有话说,二是要有话会说,三是要有话好好说,四是要有话慢慢说。1, 有话说学生在解答主观性试题时往往无从下手,无话可说,即使绞尽脑汁也只是干巴巴的三言两语,原因在于学生对教材不熟,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要让学生有话说必须回归教材,围绕问题向教材求索,寻根问“宗”,找出解答问题的知识点,组织答案,在答题时要将教材上的原理反复推敲筛选,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原理回答问题,不回归教材,不向教材求索,肯定无话可说。如 ,2003 年无锡市中考第 32 题: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据此请回答:(1)为什么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怎样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发展?解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发展的内容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因与措施这两个问题向教材求索就很容易组织答案了。2, 有话会说会说要说到点子上,说到要害处,说到实质上,要想达到这一点,首先要说清题意,说清题意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材料中的中心含义、层次;另一方面是问题的指向,具体要求及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解答主观性试题的前提。如 2004 年南通市中考第 28 题:2004 年 4 月,下岗职工李斌筹办私营企业,得到了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请回答:材料中政府行为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解答这道题首先要审题,一要审清背景材料,注意背景材料中的每个信号:“2004 年 4 月、私营企业、下岗职工、政府行为”等都是有效信号;二要审设问,问的是政府行为的依据,这就是政策和法律,要求从我国的基本经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