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主题:文字以何伟岸,目光为何冷峻,思想因何温暖(教师版)【卷首语】曾几何时,我们总是躲在青春的象牙塔里,衣食无忧,远离人世的风风雨雨。年少的烦恼,为赋新词强说愁。谁又能真正识得愁滋味?谁又去正视过人间的疾苦?为了一次朋友的争吵,为了一次考试的失败,为了一次父母的责骂,为了一场没有结果的早恋,我们会郁闷伤心痛苦,我们会在心里呼天抢地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世界还有饥饿、贫困、疾病、天灾、流血、战争这些词存在,尽管好象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它们一刻都没有消失过。印尼又地震了,伊拉克是接连不断的爆炸事件,多少无辜的生命就在顷刻间象轻烟一样飘散了,我们会作何感想呢?跟这些比起来我们的痛苦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呢。拿起笔来去记下这个时代发生的种种,让丰富的生命体验诉诸笔端,让文章远离幼稚和空洞和无病呻吟吧。【时文阅读】阅读指导:“中奔涌的血性和不屈的灵魂,就像寒冷冬夜洒满雪地的月光,悲哀而又善良地照姗着我们的哀伤与疼痛”(摩罗《诗人怎样度过茫茫雪野》)。是的,王开岭的文章由于“灵魂的难度与真实”,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疼痛感和创伤感,激昂的气脉贯注其间,素雅的神韵隐伏其表,弥漫着一片血性的光辉。在书中,你可以看到世界上最美丽的思想、最悲壮的故事、最真诚的对话,你会被他那霞光般的文字所感染所激动,在你的内心深处,会唤起对真善美的渴求。你会一直注视着这个同龄人的一举一动,在他的感召下,固守精神的家园。读其书,想象其人,“一种被自由的渴望、失败的创伤、绝望的宿命、挣扎的冲动所牢牢搜住的颇栗与疼痛”,“深刻的痛苦,不屈的尊严,浩瀚的激情,美丽的呼喊,这是一个血性而又高贵的生命”(摩罗语)。在文字中呐喊,在文字中激动,在文字中驰航,在文字中精神流浪,一个人在路上,跋涉着,咀嚼孤独,咀嚼痛苦,咀嚼哀伤,坚守着自己的精神之旅,为国人寻觅这一方精神的家园。《诗人怎样度过茫茫雪夜》摩罗(有删节)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杜思妥耶夫斯基哭泣是因为灵魂的难度与真实,是精神严肃和强烈震动的结果。一个对生命特别忠诚与虔敬的人是无法抑制住哭泣的。必须为生命生命中那些神圣不可缺的权利而感动并毫不羞耻地哭泣,必须捍卫人的尊严和精神自由,必须对得起唯一一次的生命。──王开岭王开岭的地下室大雪封路了。大雪封门了。太阳遗弃了茫茫雪原,天寒地冻的季节把室内也变成了寒天冻地。这样的雪夜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