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列强武装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 2 课抗日战争一、日本对华侵略1.侵华的原因:<1>根本原因:1929—1933 年的经济危机,给日本以沉重打击,为转嫁经济危机<2>促进因素: ①历史原因:日本大陆政策的制定(征韩侵华)② 政治原因:日本以军部为首的法西斯势力抬头③ 国际环境:国民党和共产党正进行内战,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④ 国际社会对法西斯战争采取绥靖政策2.侵华的表现:<1>局部侵华:①1931 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②1935 年,日本为侵占中国华北制造华北事变,标志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①1937.7.7,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②1937.8.13,八一三事变(上海)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12)(三十多万)2.血洗潘家峪(1941)3.七三一部队(活人进行细菌实验)三、中国的全面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以国共第二次合作为基础,是中国抗战的旗帜)2.国共两个战场的抗战<1>国民党的正面战场① 表现:A 卢沟桥抗战,全面抗战的开始B 淞沪会战:粉碎了日本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C 太原会战:平型关是抗战以来的首次胜利D 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E 南京会战:国民政府迁都重庆F 武汉、广州会战② 结果:相继失去了华北、华中、华东、华南大片领土③ 原因:国民政府采取片面抗战路线,即只依靠军队,不发动群众(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④ 作用:用空间的丧失为战略转移争取了时间,为战略反攻奠定基础,吸引了日本主力,为敌后战场的展开创造了有利的战场条件。<2>共产党的敌后战场① 定义:在日军占领区开辟抗日根据地② 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人民抗战路线)A 定义:不仅依靠政府和军队,还依靠人民群众B 性质:代表工农利益③ 抗战的表现:A 开辟抗日根据地B 百团大战时间:1940 年地点:华北作战方针:破袭战作用:抗战相持阶段最大规模的胜利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念,避免了投降的危险,但是也暴露了八路军的主力,使抗日根据地困难加剧。④ 作用:抗战初期,敌后战场起着配合正面战争的作用,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敌后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战的前线,有利地牵制了日军的力量,加速了相持阶段的到来。之后,敌后战场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念,推动了抗战的胜利。<3>国外战场的开辟① 时间:1942 年初② 目的:确保滇缅公路③ 表现:日本——中英美④ 作用:中国远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