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第一节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素材历史回眸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 年 3 月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和 1949 年 6 月的《论人民民主专政》,阐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和前途,构成了新政协制定共同纲领的政治基础。 2.1949 年 9 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等重要文件。 3.1949 年 10 月 1 日下午 2 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一致决议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纲领。 二、第一部宪法的诞生 1.1952 年 12 月,全国政协常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讨论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提议。 2.1953 年 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公布实行。 3.1954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并决议交付全国人民讨论。 4.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1956 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中国共产党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1.1952 年 8 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2.1954 年,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作了更进一步的规定,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和基本制度。 3.到 1956 年 9 月,全国已建立内蒙古和新疆维吾尔两个自治区、27 个自治州和 43 个自治县。到 1958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965 年,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研究学习 本节课包括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三个子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教学时,应通过课堂讲授、社会调查以及邀请有关人士座谈等形式,明确两个中心环节:(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三大制度形成和创建的基础和保障;(二)三大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保证了新中国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有利于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由此,我们在处理具体的子目时,可以遵循以下方式: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新政协的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