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10 圆锥曲线【2018 年高考考纲解读】(1)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B 级要求;(2)中心在坐标原点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A 级要求;(3)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A 级要求;曲线与方程,A 级要求.(4)有关直线与椭圆相交下的定点、定值、最值、范围等问题.【重点、难点剖析】1.圆锥曲线的定义(1)椭圆:|MF1|+|MF2|=2a(2a>|F1F2|);(2)双曲线:||MF1|-|MF2||=2a(2a<|F1F2|).2.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1)椭圆:+=1(a>b>0)(焦点在 x 轴上)或+=1(a>b>0)(焦点在 y 轴上);(2)双曲线:-=1(a>0,b>0)(焦点在 x 轴上)或-=1(a>0,b>0)(焦点在 y 轴上).3.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1)椭圆:e==;(2)双曲线:① e==.② 渐近线方程:y=±x 或 y=±x.4.求圆锥曲线标准方程常用的方法(1)定义法(2)待定系数法① 顶点在原点,对称轴为坐标轴的抛物线,可设为 y2=2ax 或 x2=2ay(a≠0),避开对焦点在哪个半轴上的分类讨论,此时 a 不具有 p 的几何意义;② 中心在坐标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椭圆方程可设为+=1(m>0,n>0);双曲线方程可设为-=1(mn>0).这样可以避免讨论和繁琐的计算.5.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将几何关系直接转化成代数方程;(2)定义法:满足的条件恰适合某已知曲线的定义,用待定系数法求方程;(3)代入法:把所求动点的坐标与已知动点的坐标建立联系;注意:①建系要符合最优化原则;②求轨迹与“求轨迹方程”不同,轨迹通常指的是图形,而轨迹方程则是代数表达式;③化简是否同解变形,是否满足题意,验证特殊点是否成立等.6.有关弦长问题有关弦长问题,应注意运用弦长公式;有关焦点弦长问题,要重视圆锥曲线定义的运用,以简化运算.(1)斜率为 k 的直线与圆锥曲线交于两点 P1(x1,y1),P2(x2,y2),则所得弦长|P1P2|= |x2-x1|或|P1P2|=|y2-y1|.(2)弦的中点问题有关弦的中点问题,应灵活运用“点差法”来简化运算.7.圆锥曲线中的最值(1)椭圆中的最值F1,F2为椭圆+=1(a>b>0)的左、右焦点,P 为椭圆上的任意一点,B 为短轴的一个端点,O 为坐标原点,则有①|OP|∈[b,a];②|PF1|∈[a-c,a+c];③|PF1|·|PF2|∈[b2,a2];④∠F1PF2≤∠F1BF2.(2)双曲线中的最值F1,F2为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P 为双曲线上的任一点,O 为坐标原点,则有①|OP|≥a;②|PF1|≥c-a.8.定点、定值问题定点、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