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等比数列及其前 n 项和[最新考纲] 1.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2.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3.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4.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对应学生用书第 99 页)1.等比数列的有关概念(1)定义: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2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不为零),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通常用字母 q 表示,定义的表达式为= q (n∈N*,q 为非零常数).(2)等比中项:如果 a,G,b 成等比数列,那么 G 叫做 a 与 b 的等比中项.即 G 是 a 与 b 的等比中项⇔a,G,b 成等比数列⇒G 2 = ab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 n 项和公式(1)通项公式:an=a1q n - 1 .(2)前 n 项和公式:Sn=3.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1)通项公式的推广:an=am·qn-m(n,m∈N*).(2)若 m+n=p+q,则 aman=apaq;若 2s=p+r,则 apar=a,其中 m,n,p,q,s,r∈N*.(3)若数列{an},{bn}(项数相同)是等比数列,则{λan},,{a},{an·bn},(λ≠0)仍然是等比数列.(4)在等比数列{an}中,等距离取出若干项也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即 an,an+k,an+2k,an+3k,…为等比数列,公比为 qk.(5)当 q≠-1 时,数列 Sm,S2m-Sm,S3m-S2m,…成等比数列.[常用结论]1.“G2=ab”是“a,G,b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若 q≠0,q≠1,则 Sn=k-kqn(k≠0)是数列{an}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此时 k=.一、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满足 an+1=qan(n∈N*,q 为常数)的数列{an}为等比数列.( )(2)三个数 a,b,c 成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 b2=ac.( )(3)如果数列{an}为等比数列,bn=a2n-1+a2n,则数列{bn}也是等比数列.( )(4)如果数列{an}为等比数列,则数列{ln an}是等差数列.( )[答案](1)× (2)× (3)× (4)×二、教材改编1.等比数列{an}中,a3=12,a4=18,则 a6等于( )A.27 B.36 C. D.54C [公比 q===,则 a6=a4q2=18×=.]2.在等比数列{an}中,a3=,S3=,则 a1,q 的值分别为( )1A.6,B.6,-C.,1D.,1 或 6,-D [由 S3=a1+a2+a3=a3(q-2+q-1+1),得q-2+q-1+1=3,即 2q2-q-1=0,解得 q=1 或 q=-.当 q=1 时,a1=;当 q=-时,a1=6,故选 D.]3.7+3 与 7-3 的等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