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圆锥曲线中的证明与存在性问题(对应学生用书第 168 页)⊙考点 1 证明问题 圆锥曲线中证明问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1)圆锥曲线中的证明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位置关系方面的,如证明相切、垂直、过定点等;二是数量关系方面的,如存在定值、恒成立、值相等、角相等、三点共线等.(2)解决证明问题时,主要根据直线、圆锥曲线的性质、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等,通过相关的性质应用、代数式的恒等变形以及必要的数值计算等进行证明,多采用直接法证明,有时也会用到反证法. (2018·全国卷Ⅰ)设抛物线 C:y2=2x,点 A(2,0),B(-2,0),过点 A 的直线l 与 C 交于 M,N 两点.(1)当 l 与 x 轴垂直时,求直线 BM 的方程;(2)证明:∠ABM=∠ABN.[解](1)当 l 与 x 轴垂直时,l 的方程为 x=2,可得 M 的坐标为(2,2)或(2,-2).所以直线 BM 的方程为 y=x+1 或 y=-x-1.(2)当 l 与 x 轴垂直时,AB 为 MN 的垂直平分线,所以∠ABM=∠ABN.当 l 与 x 轴不垂直时,设 l 的方程为 y=k(x-2)(k≠0),M(x1,y1),N(x2,y2),则x1>0,x2>0.由得 ky2-2y-4k=0,可知 y1+y2=,y1y2=-4.直线 BM,BN 的斜率之和为kBM+kBN=+=.①将 x1=+2,x2=+2 及 y1+y2,y1y2的表达式代入①式分子,可得x2y1+x1y2+2(y1+y2)===0.所以 kBM+kBN=0,可知 BM,BN 的倾斜角互补,所以∠ABM=∠ABN.综上,∠ABM=∠ABN. 把证明∠ABM=∠ABN 转化为证明 kBM+kBN=0 是解题的关键. (2017·全国卷Ⅱ)设 O 为坐标原点,动点 M 在椭圆 C:+y2=1 上,过 M 作 x 轴的垂线,垂足为 N,点 P 满足NP=NM.(1)求点 P 的轨迹方程;(2)设点 Q 在直线 x=-3 上,且OP·PQ=1.证明:过点 P 且垂直于 OQ 的直线 l 过 C 的左焦点 F.[解](1)设 P(x,y),M(x0,y0),则 N(x0,0),NP=(x-x0,y),NM=(0,y0).由NP=NM得 x0=x,y0=y.因为 M(x0,y0)在 C 上,所以+=1.因此点 P 的轨迹方程为 x2+y2=2.(2)证明:由题意知 F(-1,0).设 Q(-3,t),P(m,n),则OQ=(-3,t),PF=(-1-m,-n),OQ·PF=3+3m-tn,OP=(m,n),PQ=(-3-m,t-n).由OP·PQ=1,得-3m-m2+tn-n2=1,又由(1)知 m2+n2=2,故 3+3m-tn=0.所以OQ·PF=0,即OQ⊥PF.又过点 P 存在唯一直线垂直于 OQ,所以过点 P 且垂直于 OQ 的直线 l 过 C 的左焦点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