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图二图三§4.1.3 流程图(3) 学习目标 进一步理解顺序结构和循环结构的特点,并能解决一些与此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问题:右面的“(框图一)”可以表示一个算法吗?按照这一程序操作时,输出的结果是多少?若第一个“输入框”中输入的是 77,则输出的结果又是多少?二、合作学习一般算法由顺序、条件和循环三种基本结构组成.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主体结构.1、半径为 r 的球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 S=4πr2,当 r=10 时, 写出计算球面的面积的算法,画出流程图.解析:算法如下:第一步 将 10 赋给变量 r;第二步 用公式 S=4πr2计算球面的面积 S;第三步 输出球面的面积 S.其流程图如图(图二)所示。2、已知两个单元存放了变量 x 和 y 的值,试交换两个变量值.解析:为了达到交换的目的,需要一个单元存放中间变量 p.其算法是第一步 p←x;(先将 x 的值赋给变量 p,这时存放变量 x 的单元可作它用)第二步 x←y;(再将 y 的值赋给变量 x,这时存放变量 y 的单元可作它用)第三步 y←p.(最后将 p 的值赋给 y,两个变量 x 和 y 的值便完成 了交换)上述算法用流程图表示如右图(图三)所示。3、.阅读右面的程序框图四,则输出的 S= 。A 14 B 20 C 30 D 55三、巩固练习1、如下图(图五)所示,它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最后输出的 . 2、 某算法的程序框如图六所示,则输出量 y 与输入量 x 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3、执行图七的程序框图,输出的 T= . w.w.w.k.s.5.u.c.o.m 4、某程序框图如图八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的值是( )A. B. C. D.图四图五图六开 始 S=0,T=0,n=0 T>S S=S+5 n=n+2 T=T+n 输出 T 结束 是 否 图七图八5、某成品的组装工序图如右,箭头上的数字表示组装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小时),不同车间可同时工作,同一车间不能同时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工作,则组装该产品所需要的最短时间是( )A.11 B.13 C.15 D.17 6、读下面的流程图,若输入的值为-5 时,输出的结果是__________.四、学习小结1、算法的主要表示方法有 和 两种。2、设计算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用自然语言描述算法; 第二步:画出程序框图表达算法; 第三步:写出计算机相应的程序并上机实现。3、算法中的 等基本语句构成了程序框图的基本要素,基本要素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