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NAT:网络地址转换。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2、DNS:域名系统因特网使用的命名系统,用来把便于人们使用的机器名转换成IP地址3、HTTP:超文本传送协议是一个应用层协议,它使用TCP连接进行可靠地传送4、SMTP:简单邮件传送协议。规定了两个相互通信的SMTP进程之间如何交换信息5、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提供一种称为即插即用连网的机制,允许一台计算机加入新的网络和获取IP地址而不用手工参与6、URL:统一资源定位符:标志万维网上的各种文档7、VLAN:虚拟局域网。由一些局域网网段构成的与物理位置无关的逻辑组,而这些网段数据有某些共同的需求。8、传输时延:是指一个站点从开始发送数据帧到数据帧发送完毕所需要的全部时间,也可以是接收站点接收数个数据帧的全部时间9、传播时延/发送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10、流量控制: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11、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数据交互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12、拥塞控制:防止过度的数据注入到网络中,这样可以使用网络中的路由器或链路不致过载13、动态文档:与www文档有关的计算机程序,它能生成所需的文档14、频分复用:用户在分配到一定的频带后,在通信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占用这个频带。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15、时分复用:将时间划分为一段段等长的时分复用帧,每个时分复用的用户在每一个TDM帧中占用固定序号的时序。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占用同样的频带宽度16、CSMA/CD: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没有其他计算机也在发送,适配器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的信号电压的编号情况,以便判断自己在发送数据时其他站是否也在发送数据17、分组交换: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的,它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18、电路交换: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三个步骤的交换方式称为电路交换。三、1.OSI七层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2.TCP/IP四层模型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3.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与其相应的意思(1)速率: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的传输速率(2)带宽: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3)吞吐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的数据量(4)时延: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5)时延带宽积: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6)往返时间RTT: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的确认,总共经历的时间(7)利用率:指出某信道有百分之几的时间是被利用的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①按范围: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域网PAN②按用户:公用网、专用网5.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6.三网融合及分别代表什么(1)电信网络:向用户提供电话、电报及传真等服务(2)有线电视网络:向用户提供各种电视节目(3)计算机网络:使用户能够迅速传送数据文件,以及从网络上查找并获取各种有用资料,包括图像和视频文件7.TCP/IP每层解决的问题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通信问题应用层:8.搜索引擎的分类和作用全文检索搜索引擎:通过搜索软件到因特网上的各网站收集信息,找到一个网站后可以从这个网站再链接到另一个网站,像蜘蛛爬行一样分类目录搜索引擎:用户可根据网站设计好的目录有针对性地逐级查询所需要的信息,查询是不需要使用关键词,只需要按照分类,因而查询的准确性较9.TCP/IP各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和格式TCP/IP层次协议数据单元格式网络接口层数据帧目的地址,源地址,类型。数据。帧检验序列网络层数据报版本,首部长度,区分服务,总长度,标识,标志,片偏移,生存时间,协议,首部检验和,源地址,目的地址。数据部分传输层报文段源端口,目的端口,序号,确认号,数据偏移,窗口,检验和,紧急指针。数据部分10.RIP协议如何启动(版本、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