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知识积累8.2.1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知识积累8.2.1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1页
1/2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知识积累8.2.1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_第2页
2/2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举例傲视权贵、傲岸不羁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矢志报国、慷慨愤世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友人送别、思念故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献身边塞、反对征伐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爱恨情长、感时伤别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历经磨难、坚持追求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着地追求真理的形象。胸怀宽广、豪放洒脱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寂寞愁苦、身世飘零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重重地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辛苦劳作、纯朴善良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勤劳的卖炭翁的形象,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标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知识积累8.2.1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