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三语文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版)-2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教师)素材全国通用

高三语文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版)-2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教师)素材全国通用_第1页
1/21
高三语文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版)-2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教师)素材全国通用_第2页
2/21
高三语文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版)-2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教师)素材全国通用_第3页
3/21
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教师) 一、文学常识教学建议2003 年《考试说明》把“文学常识”作为暂不考内容,但 2003 年的全国春季卷、北京秋季卷仍在试题中出现,只是不再是选择题形式,而是与诗词欣赏一起考,以主观的形式出现。所以仍然应重视,仍应组织学生对此考点进行复习。而且因为全国卷 2002 年和 2003 年均未考,各地的试卷中均不设题,学生缺乏训练的材料,因此教师更应指导学生复习这块内容。文学常识包括: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文学体裁常识。它的内容知识性强,学习方法以记忆为主。要从“小处”着眼,课本上的文学常识一定要仔细读仔细记。一篇文章,一个作者,作者的国籍、时代等,平时就应当一个个记住,积累多了,文学常识就会丰富起来,小处着眼才好大处着手。“大处”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文学常识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它,并力求准确无误,切不可模棱两可;要以文学史为纲,将有关作家作品零碎的常识串联起来复习、记忆。 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了解我国文学发展概况,熟记每个时期主要文学样式及其代表作家作品。② 了解文学体裁的分类,熟记重要作家的作品的体裁。③ 熟记中国重要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籍贯,主要成就、作品(集)和特色;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代表作及生活在哪个世纪。④ 了解重要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以及人们对他们或作品的评价。问题磁场使用指导 一、使用指导本栏目的目的是要让学生聚焦于本专题的复习重点,三个问题,一个问题侧重一个方面,第一个问题是对重要作家作品内容的掌握,第二个问题是对文学史常识的了解和运用,第三个问题是对文学体裁的分类及对重要作品体裁的复习。 以引发学生对文学常识几个方面的关注和兴趣。二、问题磁场 1.下列诗文句中的“君”所指的人物,依次是谁?①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②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③ 正是一年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④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今君与廉颇同列…… [点拨]此题是对作家作品的考查。首先要回忆每一句的出处(诗题或文题)和作者,再回忆内容,最后确定“君”所指代的人物。依次是:元二,东鲁友人,李龟年,蔺相如。2.下列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哪三位文豪?你是怎样判断的?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秋,峨嵋共比高。 [点拨]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运用。先思考文学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三语文志鸿优化设计(教师版)-2第二部分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教师)素材全国通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