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是指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含有 CO2 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化学过程如下:(1)溶蚀作用:CaCO3+CO2+H2O=Ca(HCO3)2。(2)淀积作用:Ca(HCO3)2=CaCO3↓+CO2↑+H2O。3.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条件(1)岩石(2)水4.喀斯特地貌的分类(1)地面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水洞等。(2)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岩石条件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2.气候条件位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3.水文条件地势有利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形成与富集,漓江南北纵贯,水的流动性好。4.生物条件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 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1)图示地貌在我国四大高原中有广泛分布的是什么高原?形成该地貌的作用有哪些?提示:云贵高原。溶蚀、淀积作用。(2)我国西北地区能否形成这种典型的地貌,为什么?提示:不能。该地貌为喀斯特地貌,其形成条件之一就是水分充足,而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 核心要点掌握好 ———————一、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条件喀斯特作用的进行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可溶性和水的溶蚀能力,岩石的可溶性越大,水的溶蚀能力越大,喀斯特作用越强烈。喀斯特作用的深入程度则主要受岩石的透水性和水的流动性影响。具体影响因素如下表所示: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对喀斯特作用的影响岩石的可溶性岩石成分,如石灰岩、白云岩岩石的可溶性强,喀斯特作用强;反之则弱岩石的透水性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强水体成分及溶蚀力二氧化碳含量多,溶蚀力强水中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数量越多,水的溶蚀力越强;反之则越弱有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无机酸含量多,溶蚀力强水体流动性大气降水多,流动性强水的流动性越强,水的溶蚀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地面坡度大,流动性强岩石裂隙大,流动性强裂隙连通性好,流动性强二、喀斯特地貌的代表形态及成因喀斯特地貌在地表和地下的形态各不相同,其成因也不同,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类型形态成因地面喀斯特地貌石芽→石林→峰林峰丛→孤峰→残峰溶蚀溶沟→溶蚀洼地→溶蚀谷地落水洞地下喀斯特地貌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