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学习目标:1.知道湿地的概念和我国的分布状况。 2.理解湿地的重要价值,掌握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 3.理解湿地的综合治理和保护的措施。(难点)1.湿地的概况(1)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类型(3)特点: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4)在我国的分布:类型多样,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山,都有较为广泛的分布。2.“地球之肾”(1)湿地的价值(2)洞庭湖湿地的重要价值[特别提醒] (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3.湿地资源问题(1)问题的产生→→(2)4.保护湿地(1)保护湿地资源的必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2)湿地保护措施我国开始在长江流域实行以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为内容的治理措施。(1)湿地就是被浅水覆盖的土地。( )(2)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湖滩面积大,水浅。( )(3)我国东部地区多咸水湖和盐湖湿地。( )(4)西藏拉鲁湿地的作用表现在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 )(5)湖泊环境恶化后,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提示:(1)×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滩涂、沼泽、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等。(2)√ 鄱阳湖在冬季湖滩面积大,湖水浅,成为迁徙鸟类重要栖息地。(3)× 我国东部地区多淡水湖湿地;东北地区多沼泽湿地;海南岛和福建北部沿海多红树林湿地。(4)× 湿地吸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而不是大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生产、生活的废弃物。(5)B [湖泊环境恶化后水灾频发,主要是因为湖泊蓄水能力下降,调蓄功能降低。]湿地及其功能材料 2018 年 2 月 2 日是第 22 个世界湿地日,湿地日主题为“湿地——城镇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由于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