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_第1页
1/16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_第2页
2/16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_第3页
3/16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四大地区的范围和发展差异。2.了解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3.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一、四大地区的差异1.四大地区(1)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2)范围① 东部地区: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台11 个省(市、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② 中部地区:晋、豫、鄂、湘、皖、赣 6 个省区。③ 西部地区:陕、甘、宁、新、内蒙古、青、渝、云、贵、川、藏、桂 12 个省(市、区)。④ 东北地区:黑、吉、辽 3 省。2.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1)总体特点:区域发展差异突出:东部地区经济社会相对发达、中部地区加速崛起、西部地区各方面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东北地区在转方式、调结构、节能减排等方面成效显著。(2)具体表现。① 产业结构差异:② 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a.东部、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快,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东部地区工业产值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b.从城市化水平来看,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同类城市。城市发展的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③ 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二、南方与北方1.界线:秦岭—淮河一线。2.区域差异比较三、西部大开发1.背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我国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目的: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3.范围:包括西部地区的 1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区位分析(1)优势资源: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2)制约因素: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5.意义(1)缩小东部与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2)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4)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教材 P14活动]1.(1)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2)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海南省。(3)中部地区包括: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4)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重庆市、四川省、西藏自治区、广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