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理解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及成因。(重点)2.理解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重难点)3.培养学生树立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共同发展的意识。[基础·初探]教材整理 1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阅读教材 P64~P69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① 成因: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② 进程特点:形成城市和乡村相融合,农业与非农业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地带。(2)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后:① 成因:区域中心城市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如图)② 进程特点: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形成以广州市为中心的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2.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迄今为止,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夯实基础阶段)第二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时间20 世纪 80 年代初至1985 年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 1989年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发展措施大 力 发 展 “ 三 来 一补”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引进外资和技术,努力拓展境内融资渠道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结果为工业起步提供了必要的资金积累,形成许多家来料加工装配企业工业发展的步伐加快,初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建立了以电子、机械、家电、纺织、服装、食品、玩具、精细化工等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工业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基本上实现了乡村工业化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毗邻港澳、华侨众多,开放政策、吸引外资,发展外向型经济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农村城市化大机器生产吸纳大量劳动力,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人口向城市集中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正误判断:(1)湛江、珠海、深圳、汕头都属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区。(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的区位条件包括平坦的地势、丰富的矿产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特色农业分别是水稻种植业和基塘农业。( )【提示】 (1)×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