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知识梳理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知识梳理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_第1页
1/1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知识梳理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_第2页
2/12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知识梳理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_第3页
3/12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红色荒漠 红色的荒山秃岭曾经山清水秀,而今地上河现象竟在这里出现。耸立于福建、江西两省交界处的武夷山绵延 500 多千米,其南段福建省一侧的长汀县,有韩江支流汀江流过县城。离县城 22 千米的河田镇,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原名柳村,据清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当时境内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的河田展现在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河田的植被曾经两次遭到毁灭性破坏:1912~1916 年间,由于当时封建宗派的林权纠纷,发生两次大规模的互相抢伐林木,使苍翠山岭不久就演变成灌草劣地;1934 年红军北上,国民党军队进驻河田,大量砍伐林木充做军资,使植被遭到彻底破坏。经过这两次大的浩劫,河田镇原有的苍翠山岭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一片红色荒漠。从 20 世纪 50 年代到 80 年代初,当地环境虽然也在不断治理,但也仍遭继续破坏。几经反复,水蚀荒漠化越发严重。80 年代中期以来,虽治理力度加大,但有限的资金只能使治理局限在一些示范区,广大地区的荒漠化仍很严重。登上高处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片的山丘,光秃秃的,少得可怜的几棵稀稀拉拉的马尾松似乎在向人们呼吁。这里的马尾松普遍不高,有的树才高 20 多厘米,树龄竟有 16 年,当地人称这种树为小老头树。地表失去植被的荒丘一遇暴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冲入河道、水库,导致河床抬高、水库淤积,有的地方甚至河比田高。节次考试内容学考要求选考要求考点:荒漠化的危害与治(1)荒漠化的含义bb(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cd理(3)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bc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荒漠化的含义1.含义: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2.成因(1)自然原因: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2)人为原因: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破坏。3.荒漠化的种类及分布◆荒漠化形成的原因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具体原因如下表:荒漠化形成的原因典型地区环境特征(或具体影响原因)自然原因风蚀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日照强烈、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植被稀疏、地表裸露、土质疏松,易被风化侵蚀水蚀黄土高原夏季暴雨集中,冲刷力强;地势起伏大,坡度陡;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土质疏松或土层薄人为原因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砍滥伐、水资源利用不当等不合理的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知识梳理学案 湘教版必修3-湘教版高二必修3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