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 章 区 域 经 济 发 展第 一 节 区 域 农 业 发 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节“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教材前两个标题“地理条件” 和“农业布局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⑴ 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⑵ 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背景,理解气候、地形、土壤、社会和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影响,并学会迁移知识去分析其他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⑶ 了解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布局特点,从而理解农业布局的因地制宜原则。过程与方法 ⑴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及各种图表,提高学生读图用图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分析加工的能力和科学准确的地理语言表达、概括能力。 ⑵ 启 发学生 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活动。并能够结合本地的农业发展条件,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方法对本地区的地理信息进行梳理分析,得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讨论,激发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2)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态度,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点】 1.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因素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分析。 3. 各种图表的阅读与分析,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 教具准备】微课、多媒体课件、进阶练习等 【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充分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形象、生动、直接的启发,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辅以比较法和图表分析法,引导学生自学分析,力求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必修 2 的学习,基本掌握了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通过前几单元的学习,学生基本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对区域地理案例分析的学习方法已有所了解。但学生初中的区域地理知识仍显不足,对具体某一区域的地理背景知识比较模糊,这就需要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复习,与高中地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整合。【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自学微课,完成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