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一)【学习目标】1.理解区域的概念、内涵和主要特点2.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构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3.掌握比较区域差异的一般方法【教材导航】1.概念:通常指一定的 空间。2.特征(1)区域具有一定的 ,有的明确,有的模糊。(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 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问题探究】1.区域的概念和特点区域是指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区域占有一定的地理空间和地理位置,范围有大有小:有的区域界限明确,如行政区域界线;有的区域界限模糊,如自然区域界线。区域具有级别差异。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有层次性。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整体性。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的区域存在明显的差别,表现出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必须与其他区域发生各种联系,即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表现出开放性。2.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高度的影响,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地形和气候。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不同的自然环境条件,人类活动也不同。如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区域差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比较如下: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30°N 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长江入海口43°N~48°N,地处东北地区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组合好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降水较少,生长期较短土地资源肥沃的水稻土,河湖密布,分散的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小肥沃的黑土。集中连片的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大矿产资源贫乏丰富的石油资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农业类型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旱地耕作业,畜牧业农作物水稻、油菜、棉花玉米、春小麦、大豆熟制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商业贸易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交通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深居内陆,对内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工业依托农业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的煤铁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重化工业基地【教材连接】教材“活动”P21. 提示:热带沙漠、热带雨林、热带草原、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