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平移和旋转学校: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坊城街道平柳小学姓名:陈波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数学3、课时:第1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41~43页的内容。(2)、相关图片每人一张方格纸二、教学课题1、认知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2、情感目标: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很多乐趣3、能力目标: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内容分析:本节课是结合生活中具体的实例,如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国旗沿着旗杆徐徐上升、直升飞机起飞时螺旋桨运动、等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进而通过区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两类运动,描述见过的平移或旋转运动等学习活动,以丰富关于平移和旋转的感性认识;并要求学生“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获得体验。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平移,让学生观察在方格纸上简单图形平移前后的位置,去逐步感悟:要确定平移后的位置,不仅需要知道图形平移的方向(上、下、左、右),还要知道平移的距离(几格)。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很多机会见到像推拉门窗、观光缆车、电梯以及风车、玩具飞机、游戏转盘等物体,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还有丰富的玩耍经验或亲身体验,所以对这些物体的运动方式学生不会感到陌生。但是对于平移距离学生容易受到方格纸的负面影响,在判断的方法上会出现一定的困难。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2、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平移和旋转现象,能直观的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准备:1、相关图片每人一张方格纸2、制作课件。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设计理念:1、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过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因此,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的个人经验、直接经验和现实世界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并大胆改革教材。2、注重学生自主性和个性化的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获得知识,激励学生自悟自得。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尊重他们不同的思维方式,让数学学习活动成为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1、师:我知道大家平时都特别喜欢玩,今天咱们一起到游乐场里去看一看好吗?(出示有滑梯、缆车、摩天飞轮、旋转木马等的课件)。你喜欢哪个游戏活动?一提到玩大家都特别高兴,其实玩中也有很多数学问题,如果你能在玩中有所发现,那就更棒了。再来观察这些游戏,仔细想一想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用手势表示出来吗?【百度搜索】:http://pic4.nipic.com/20090731/2526889_095804093_2.jpghttp://a0.att.hudong.com/17/80/01300000098168124382806968681.jpghttp://www.rouding.com/uploadfile/200907/20/CE31428906.jpghttp://www.hljeb.com/trip/UpLoad/20100107160958.jpghttp://www.microfotos.com/pic/0/62/6241/624190preview4.jpghttp://img1.teambuy.com.cn/upload/2009/03/06/092150_25424.jpg2、指学生汇报。3、师:这些项目的运动都一样吗?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并说明理由。(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游乐园游戏的运动方式进行分类,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初步形成这两种运动的表象。)根据学生的回答,最后归纳为2类:平移与旋转,今天我们就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