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二、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1)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2)北煤南运给我国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的压力。(3)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三、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2)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1)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2)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3.区域协调效应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4.对环境的影响(1)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替代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2)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全析考点一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意义方面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利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思路进行: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③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3)安全系数高。(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1.读图,回答(1)~(3)题。(1)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从甘肃东南部穿过,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其主要原因是()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C.补充气源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A.俄罗斯B.欧洲C.中亚D.波斯湾解析:(1)C(2)A(3)A第(1)题,宁夏、陕西北部天然气资源丰富,西气东输线路从此地经过可以补充气源。第(2)题,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平衡现象,油气资源分布具有西多东少的特点,而油气消费则相反,这使得我国必须大范围调配能源资源。第(3)题,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②③④的来源地分别是俄罗斯、中亚(或哈萨克斯坦)、中东波斯湾地区和拉丁美洲。2.(2013·江苏高考)为缓解“昆明水少、滇池水脏”的问题,云南省已建成螳螂川、牛栏江调水工程,并规划建设金沙江调水工程,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双选)(1)“滇池水脏”与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有关。滇池水体更新周期长的主要原因有()A.流域面积小,汇入水量少B.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C.水体总量大,进出水量小D.全年高温,湖水蒸发量大(2)跨流域调水工程对滇池流域的主要影响有()A.改变滇池流域降水总量B.提高滇池水体自净能力C.减少昆明污染物排放总量D.缓解昆明用水紧张状况[审题答题规范专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