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27页英国的喷气发动机发展史英国的喷气发动机发展史,最初也是公司甚至是个人的行为。英国政府最初对这种新锐技术所表现出来的态度,着实不敢令人恭维。唯一值得佩服的是,一旦认识到了航空喷气动力产业的重要意义,英国政府就再也没有掉以轻心。从淡漠到执着在喷气推进领域,英国和美国、法国以及苏联一样,都或多或少从战败国德国那里获得过相关技术,但在后续发展上,几个国家的道路却有较大差异。第2页共27页第1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27页英国喷气发动机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就是罗罗公司喷气推进技术的发展史,但其中却处处渗透着英国政府的努力和关注,绝不是纯粹的“公司力量”。英国“台风”战斗机使用的EJ200喷气发动机性能不俗,但一般人也许想不到,惠特尔当年研究航空喷气发动机时,却四处寻求资助无门,最困难时就连5英镑的专利延期费用都交不起,原因很简单,当时英国空军认为喷气推进是一项很多人已经研究了很久的技术,惠特尔几乎不可能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取得成功。英国的喷气推进技术研究最初也是始于个别富于创意的工程技术人员——政府和工业企业几乎没有给予太多的资金和关注。涡轮机早在19世纪起就开始在工业领域应用,但现实存在的工程技术困难限制了它在飞机上的应用,直到上世纪30年代中期,人们才开始认真考虑开发航空喷气发动机的问题。实用型工业蒸汽轮机早在19世纪末便已出现,很快便应用在海军和远洋商船上。20世纪初,工程师们开始试验燃气涡轮,但这些早期试验型涡轮机耗油率奇高无比,大概是同等的活塞发动机的4倍。把燃气轮机应用到飞机上面临着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必须设法找到轻质耐热材料以及实现合适的压缩效率,此外还需要开发足够实用、坚固且燃油经济性较高的燃烧系统,用它来驱动涡轮和压缩机。1926年,供职于英国范保罗的皇家飞机制造厂的科学家阿兰·格里菲斯在轴流式压缩机和涡轮组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概念型燃气轮机,这一概念中涡轮带动的是螺旋桨叶,而不是直接依靠喷气流产生推力。格里菲斯后来又做了一些基础研究以确定这一概念是否可行,但研究进展非常缓慢。3年后的1929年,第3页共27页第2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27页另一个英国年轻人也开始专注于喷气推进的燃气涡轮发动机研究,他提出的概念采用了当时飞机涡轮增压器所广泛采用的离心式压气机,而不是格里菲斯提出的轴流式压气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惠特尔的概念比格里菲斯的更为可行。此人便是英国早期喷气推进技术发展的关键人物——弗兰克·惠特尔,他本人曾是皇家空军飞行员,同时也是一名工程师。1930年,惠特尔为自己设计的离心式喷气发动机申请了专利,此后他先后找到英国航空部和几家私营企业寻求资助,均遭到拒绝——对方都认为这一设计需要长期工作,短期难以成功,英国官方也没有专用于类似超前研究的经费支持。没有资金的惠特尔只能继续在纸面上进行自己的设计,这一时期持续了6年,直到1936年他才勉强拿到了一家私人银行的资助,成立了动力喷气有限公司,开始试制喷气发动机。1937年4月12日,惠特尔制造的第一台离心式喷气发动机首次试车,接着是第二台,第三台……直到此时,皇家空军仍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1937年中,为皇家空军工作且颇具影响力的亨利·蒂萨德爵士向英国政府建议,出资支持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研究。建议得到了采纳,惠特尔终于获得皇家空军的小额资金支持。1939年6月,就在纳粹入侵波兰前的几个月,惠特尔向皇家空军科研部门主任戴维·派展示了自己更为先进的台架试验原型机。后者对惠特尔的成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他的推动下,英国政府决定大力支持航空喷气发动机的开发。第4页共27页第3页共2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27页英国航空喷气推进技术的奠基人之一——弗兰克·惠特尔(1907~1996),他最初的喷气发动机研究几乎没有得到政府的任何支持,最困难的时候连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