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3页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引言近年来,企业的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企业的组织结构及其经营活动方式日益复杂,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影响日益加深,会计准则要求的判断和估计日益增加,企业管理当局进行财务舞弊的动机和压力日益增大。相应地,审计实务随之变化,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也不断扩大,与此相应,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也越来越大,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的风险日益增加,加强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已经是摆在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关于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七章“审计风险和重要性”第十七条中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1]从审计的发展历史来看,审计风险的出现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审计风险,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也都有各自形成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找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的新途径。1审计风险的含义对于审计风险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由于理解的角度不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柯勒会计词典》把审计风险解释为:一是已鉴定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未能按公认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未被审计人员觉察的可能性。《美国说明》第47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的风险。”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观点是:审计风险是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审计风险是指审计师对含有重要错误的财务报表表示不恰当审计意见的风险。在1996年底公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第2页共13页第1页共13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3页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或以被审计单位或审查范围中显示的特征表明其中存在着重要错误而未被注册会计师察觉的可能性;二是注册会计师认为的错误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是公允的。它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可见,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与国际审计准则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是基本相同的。由于审计所处的环境日益复杂,审计所面临的任务日趋艰巨;审计也需支持。这些原因的存在决定了审计过程中存在审计风险。这在客观上要求注册会计师注意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尽量避免风险和控制风险。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2基本特征审计风险总有些特征或特质,我门在探讨审计风险内涵之后,应继续阐述审计风险的特征,并说明在我国下的特有表现。现分述如下:2.1审计风险的客观性现代审计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采用抽样审计的方法,即根据中的一部分样本的特性来推断总体的特性,而样本的特性与总体的特性或多或少有一点误差,这种误差可以控制,但一般难以消除。因此,不论是统计抽样还是判断抽样,若根据样本审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误差,即审计人员要承担一定程度的作出错误审计结论的风险。即使是详细审计,由于的复杂、管理人员道德品质等因素,仍存在审计结果与客观实际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风险总是存在于审计活动过程中,只是这些风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