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縣立光明國中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評量試卷領域(科目)公民命題教師戴素媛範圍單元十一至單元十三得分班級三年班姓名座號家長簽章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80分(請將答案寫在答案欄中)1.經濟生活的起點就是要將資源做怎樣的使用?(A)最方便(B)最有用(C)最有利益(D)最有效率2.在資源有限且欲望無窮的情形下,日常生活上的每一件事,我們必須有所「取」、「捨」,因此,何者就成為我們經濟生活的核心?(A)消費行為(B)選擇行為(C)生產行為(D)勞動行為3.有關「社會的資源有限」這句話,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富甲天下,就不會感覺有限(B)乾淨的水及空氣是無限的(C)資源有限是相對於人類欲望無窮而言,非指數量很少(D)「有限」即「稀少」,就是數量少或貧窮4.為因應週休二日,小華學校提供了下列幾項活動,若一人只能參加一項,下表中何者對小華而言所付出的代價最小?(A)直排輪(B)扯鈴(C)跆拳道(D)游泳5.臺灣地區地狹人稠,我們對於「資源」使用所應抱持的態度,應該是(A)盡量開發(B)全部從國外進口、向國外購買(C)選擇以農業取代工業,才能保育資源(D)妥善保育,以求永續發展6.「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是說明什麼樣的經濟意義?(A)有些消費不必付出代價(B)資源有限(C)選擇是重要的經濟問題(D)所有的消費都必須付出代價7.下列何者為耐久財?(甲)鑽石(乙)麵包(丙)汽車修理(丁)房子(戊)食品(A)乙戊(B)甲丁(C)丙丁(D)甲丙丁8.儲蓄的最大目的為何?(A)購買貴重物品(B)利息收入(C)累積財富(D)以備不時之需9.可支配所得其中一部分留存到未來再消費,此部分稱為?(A)投資金額(B)儲蓄(C)稅捐(D)消費支出10.臺灣產業結構的改變,從早期到今天,經過了下列的演→→變:農業工業服務業,其生產方式有何轉變?(A)生產方式已完全消失(B)由改變形狀演變成改變性質(C)由改變數量演變成改變地點(D)由有形的產品演變成無形的勞務11.將樹木製成家具是屬於何種生產方式?(A)改變形狀(B)改變性質(C)改變數量(D)改變地點12.生產者須面臨的課題有哪些?(甲)如何生產(乙)在哪生產(丙)生產什麼(丁)為誰生產(A)甲乙丙(B)乙丙丁(C)甲乙丁(D)甲丙丁13.森林是屬於何種生產要素?(A)人力資源(勞動)(B)自然資源(土地)(C)企業才能(D)資本14.挖土機,屬於哪一個生產要素?(A)企業才能(B)人力資源(勞動)(C)資本(D)自然資源(土地)15.政府為因應產業變動趨勢,例如繁重,危險性高的工作乏人問津,故開放東南亞外勞來台投入就業市場,請問外勞在生產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哪一項生產要素?(A)提供智能的人力資源(勞動)(B)自然資源(土地)(C)提供體能的人力資源(勞動)(D)企業才能16.林大為開了一家瓦斯行,有時自己也兼夥計負責送瓦斯、安裝瓦斯,所以林大為應如何計算生產成本?(A)老闆兼夥計,生產成本可以減少(B)應計入僱用自己的成本(C)自己參加生產不應列入最低成本要素組合中(D)扣掉自己的人力付出,可節省生產成本17.面對經濟衰退,各企業紛紛尋求因應之道。下表是阿如家人工作的公司行號所採行的方法。請問:這三家業者所採取的是下列哪一種策略?(A)降低生產成本(B)增加生產數量(C)提高單位利潤(D)調降產品價格18.當一個人的各種欲望都浮現,卻無法全部得到滿足時,最佳處理的方式是什麼?(A)依輕重緩急的觀念,量力而為(B)全部的欲望都一併進行(C)哪一念頭先有先去做(D)全部的欲望都放棄19.下列何者和名牌明星球鞋同屬炫耀性消費財?(甲)電視(乙)麵包(丙)貂皮大衣(丁)鑚石(A)甲乙(B)乙丙(C)丙丁(D)甲丙20.宜靜開了一家花店,每月盈餘五萬元,上個月她出國玩一整個月,旅遊花掉了十一萬元。請問她這一趟出國的機會成本為(A)十六萬元(B)五萬元(C)十四萬元(D)十一萬元21.農夫從事農業耕作時,選擇採集約或粗放的決策,是屬於何種經濟問題?(A)如何生產(B)為誰生產(C)生產什麼(D)如何分配22.美國總統艾森豪曾說過:「每一枚造好的槍枝,每一艘下水的戰艦,每一枚發射的火箭,最後說來都是相對於那些飢餓無糧者和寒冷無衣者的偷竊。」請問這是何種概念的敘述?(A)選擇最好的(B)機會成本(C)國防至上(D)國家無能23.下列哪一項敘述,不具有機會成本的概念?(A)一位醫生利用上班時間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