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邮市车逻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导学案苏教版二、复习导学1.听写生字词。2.质疑:本文截取了生活中最典型的哪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三、课堂互动探究(一)品味语言:本文语言细腻、真挚、深沉。学生自主找出文中的句子加以评说。例: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都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二)比较阅读,合作探究。1.就朱自清的《背影》和邹韬奋《我的母亲》,讨论两文的异同点。2.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读了课文后,你认为邹韬奋的家庭教育中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三)探讨写作特色。1.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2.穿插必要的议论深化思想内容。(四)小结。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表达了作者对的深切同情和对的深刻思考。四、课堂练习(一)同步反馈训练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正确的是()A.娓娓(wěi)憧憧(cōng)唏唏嘘嘘(xīxīxūxū)B.女红(hóng)女仔(zǎi)万籁俱寂(lài)C.歉疚(jiù)蒙眬(méng)辗转反侧(zhǎn)2.下列各组词语全部正确的是()A.循循善诱蹑手蹑脚莫明其妙B.泪如泉涌钦泣吞声五彩缤纷C.娓娓动听睡眼惺忪万籁俱寂3.下列有关课文内容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我只知道母亲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说明妇女在封建社会没有地位。B.到年底,父亲“清算”我的功课,如发现问题就用竹板教训我,这一做法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发展,这种教育方法,应该批判。C.母亲看到父亲因我不好好读书而打我时,在一旁说“打得好”可见她完全站在父亲一边,帮助教训我。D.我的母亲是一位平凡而又勤劳,能干的封建妇女。(三)拓展阅读四叔我四叔是个怪人。小时候他鼻子小,大人叫他“小鼻子”,这下惹火了他,于是他天天用手拉自己的鼻子。特别是在他8岁时远渡重洋去苏门答腊亚齐,看见当地的统治者荷兰人,一个个人高马大、鼻子挺括,四叔就更使劲拉自己的鼻子,常常拉得通红通红,但他依然忍痛不松手。说来也怪,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鼻子果然长得像模像样了。自然,四叔对此十分得意。四叔长大以后,靠三叔的推荐进了国华银行,不到三十岁就当上了国华银行厦门分行的行长。在中国银行工作的同乡黄伯权先生,很赏识四叔的才干,当他受命赴新加坡组建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时,就把四叔带了去,成了分行头一批员工。从此一干几十年。新中国成立后,新加坡分行成了新中国的银行。那时闭关锁国,兼之受到美国封锁,银行业务没有什么大发展。四叔耐不住寂寞,入股参加朋友创办的锡矿公司。锡矿公司准备开采时,发现山上有土匪盘踞。这样一来,整个公司马上就垮了。四叔把几十年的积蓄赔了个精光,但他连眼珠都不眨下。有人劝他回银行,四叔摇摇头,“好马不吃回头草嘛”。他宁愿天天在家临帖写字,读书读报,潇洒度日。其实,他内心是一点也不满潇洒的,他是“打落门牙和血吞”的硬汉子。改革开放以后,国门大开。四叔邀我去新加坡探亲。我和他重逢时,他已经年过古稀了,身体健朗,鼻子笔挺,让我眼睛一亮。他一见我就问林彪是怎么死的,让我猝不及防。他把他收集的海外报刊资料全抖了出来,有多种说法,就是不相信我国政府的正式说法,使他十分生气。他和我把各种说法加以排比、分析、推理,两人经过整整三天的详细探讨,最后四叔和我一致认为我国政府的说法最符合事实,最可信。他大大松了一口气。四叔告诉我,在海外不论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小事,总有人疑神疑鬼不相信,编造谣言骗人,使他十分恼火。我从旅居海外半个多世纪的四叔身上,看到他通身耀眼的热爱祖国的光芒。我以我有这样的一位虽然加入了新加坡国籍的亲人、长辈感到十分自豪。1.第一自然段里,写了四叔两次“拉鼻子”,试分析一下四叔拉鼻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叙写四叔把多年积蓄赔光后,接着描写了他的神态、动作、语言,虽着墨不多,却突出了四叔的性格特征,请据此分析一下四叔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