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时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京都议定书》的资料,并且完成自己学习课件,内容涉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上不能做到积极合作?。环节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出示图片和说明:WTO部长会议讨论世界经济一体化,场外大量的抗议人群反对经济的全球化。问题:你知道为什么会出现政府部门的意见与人民群众如此大的反差?创设情景,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大家都赞成的,也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利的,它是一种经济现象。环节二我们如何面对全球化带来的问题:出示材料:材料一:1999年,世界上三位最大的亿万富翁的资产超过了最不发达国家六亿人口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说三个人的财富等于六亿人的GDP。材料二:有人说:“在经济全球化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蛋糕分给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材料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从1983年的43倍扩大到1994年的62倍;世界最不发达国家在1992年36个,1997年为42个,2001年上升为48个。上述材料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讨论完成后,出示材料:材料一: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指出:贫困问题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只有发达国家援助达到2002年的两倍,到2015年,贫困人口才会减少一半。材料二:早在1970年,联合国就要求发达国家官方外援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但作为世界首富的美国,每年外援只有100亿美元,仅为国内生产总值的0.1%;发达国家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54万美元,而政府外援每年人均仅64美元,可谓微不足道。材料三:全世界都在反思贫困与恐怖、贩毒等恶性了解当今世界的贫富分化,理解造成世界贫富分化的原因。理解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帮助发展中国家。犯罪之间的联系,美国等发达国家也转而比较积极地参与和支持解决贫困问题。问题:你认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最根本办法是什么?上述材料中为什么要求发达国家帮助解决贫困问题?环节三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面前我们的选择:“SARS”和全球变暖利用学生都经历过SARS的情况,并阅读课本材料讨论:为什么SARS会迅速的传播开?迅速得到控制又说明了什么?总结:人类在面临疾病的传播时,能够团结起来共同努力,疫情就能及时的控制,但是并不是所有问题人类都能够这样做的。出示材料:材料1:气候变暖首先导致非洲气候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在南部非洲,莫桑比克、南非、津巴布韦、赞比亚和马拉维近年来的降雨量接连创历史新高,均爆发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甚至还遭受了罕见的热带旋风袭击,造成数百人死亡,数十万人无家可归。而在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等北非国家,却常年干旱少雨,许多珍稀植被濒临灭绝。撒哈拉沙漠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北非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趋势日益加剧。材料2:印度往南最负盛名的旅游景点包括1200多个小岛,这些岛屿只高出海平面一点点。海水的细微升降对于它们来说都是大问题。在接受电话访问时,哈利勒说道:"这是关系着我们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他还说,一旦海平面升高,将有26.9万人将被迫迁离祖国。马尔代夫80%的地区只高出海平面1米,岛上的最高点也只高出海平面3米。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旨在限制主要工业国废气的排放量,避免全球环境变得更糟。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我们共同来探讨几个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上谁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为什么?为什么现在世界各国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上不能做到积极合作?学生将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交流。总结。通过比较来说明由于各国的利益不同,在不同问题上为了自己的利益,各个国家并不能很好的协调一致,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挑战。同时这个内容资料相对比较丰富,也比较容易让学生找到,因此通过学生事先的学习活更有利与理解,课堂的讨论也比较有实际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