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南亚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和主要城市。②、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③、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上以及从课外资料上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主要邻国的知识内容。二、教学重点:1、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2、通过读图分析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流向、流经国家、注入海洋等特征。三、教学难点:掌握南亚三大地形区的分布,并能在图上填绘出南亚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四、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过程:板书:一、南亚次大陆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南亚次大陆名称的由来让学生通过读图找出印度(南亚)地理位置:(通过读图启发学生。)1、位于亚洲的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被印度洋包围。2、北回归线穿过中部。指出南亚的范围:包括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马尔代夫群岛。3、印度次大陆。强调次大陆的概念不同于大陆或岛屿,而是“相对独立”4、主要国家、首都:临海国:印度——新德里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孟加拉国——达卡内陆国:尼泊尔——加德满都不丹——廷布岛国:斯里兰卡——科伦坡马尔代夫——马累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与巴基斯坦各自控制其中一部分(图上找出印巴停火线)板书:二、地形特征通过分析地形图,着重强调三个主要地形区及分布特点,指导学生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相对高度、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特点的方法分析地形特征。利用P42活动题,讲授解题思路与技巧。1、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脉2、中部是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3、南部是德干高原请学生用铅笔在P42彩图上作地形区的标记,完成书上练习进行读图、析图训练。(边看边画,加深印象。锻炼学生读图的能力。)板书:三、河流在地图中找出南亚两条主要的河流——印度河、恒河在黑板简图中绘出大体位置、形状指导学生读图分析,通过阅读南亚地形图,并对照南亚地形图分析河流的流向、发源地、流经国家和注入的海洋。三、小结及作业布置1、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2、作业:课课练双基达标:选择题第5题、综合题第8题。七、板书设计:第二节南亚一、南亚次大陆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2、国家与地区二、地形特征(三大地形区)1、喜马拉雅山脉2、印度河——恒河平原3、德干高原三、河流1、印度河2、恒河平原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