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册书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中的一课。众所周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技术上承秦汉,在数学,农学和地理学等方面的成就皆超过前代,并为隋唐时期我国科学技术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因而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本课共分三个小节,即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分别介绍了这一时期数学,农学和地理学方面的成就。本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体会古代科学家们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并认识到科学研究及学习中都需要求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和亲身的实践,使学生形成勇于实践和探究的正确的学习态度。难点是分析三位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共同因素,使学生认识刻苦钻研和实践的重要性。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处于向青年过渡的转型期,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求实性与想象性共具,他们崇尚亲自发现世界、解释世界,同时,他们的的认知水平、独立探究意识及逻辑推理的能力均有待正确引导。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初一学生已对课改理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查阅资料,处理信息,小组合作探究,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等能力,对于圆周率等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与本课有关的资料也很容易通过网络或图书资料查阅到,因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一定的基础。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叙述祖冲之推算圆周率的史实,知道《水经注》,《齐民要术》是中国古代地理学,农学领域的重要著作。②过程与方法:讨论“祖冲之,贾思勰和郦道元为什么能在科学的道路上取得成功?”③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学习这些古代著名科学家注意实践,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学生感知,体会古代科学家们对科学不懈追求的精神,并认识到科学研究及学习中都需要求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和亲身的实践,使学生形成勇于实践和探究的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学难点分析三位科学家取得成就的共同因素,使学生认识刻苦钻研和实践的重要性。七、教学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1世纪教育网1.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复习导入)三国两晋南北朝科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战乱不断,老百姓纷纷南迁,带动了南方的经济快速发展,南北经济发展,必然会带动科学技术的繁荣。这一时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科技成就,同学们想知道这一时期取得了哪些科学成就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科学技术。2.新授学习第一小节祖冲之和圆周率出示幻灯片,让学生看图上的符号我们会想到谁?表示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小节祖冲之与圆周率。㈠自读第一小节的课文内容,讨论回答下列问题①他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家?答:南朝宋时著名的数学家。他最大的成就是对什么的推算?答;圆周率。他研究的结果是什么?圆周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我们今天如何评价这一结果?答: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人。②他写的什么书曾被我国唐代和古代朝鲜、日本用作算学课本?答:《缀术》。③那么除了数学他还在哪些学科领域有很大贡献?(一)在天文学方面,祖冲之创制了中国历法史上著名的新历——《大明历》。(二)在机械制造上,仿制了指南车、木牛流马、千里船等出示幻灯片让学生了解为了纪念祖冲之在科学领域的光辉成就,世界上有关的科学家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祖冲之山“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另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贾思勰。㈡阅读第二小节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贾思勰①他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家?他写了什么书?是哪一学科的?答:①北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②《齐民要术》③农学②谁能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答;全书有92篇,分为10卷,内容丰富,包括种植农作物、栽培瓜果蔬菜、饲养家禽家畜,以及农产品加工和家庭副业等很多方面的知识。③我们今天怎么评价这本书?答:《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农业生产的专门著作。㈢自读第三小节课文内容,小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郦道元①他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家?他写的书是《水经》还是《水经注》?答:①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