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神圣的宪法课题第15课神圣的宪法教学目标1、树立宪法意识,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2、了解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理解我国公民享有权利的广泛性;3、理解公民义务的含义,使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与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重点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最高的法律效力;2、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3、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教学难点1、宪法的最高的法律效力;2、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3、培养学生自觉履行义务的意识,懂得履行义务的必要性。教法学生自主阅读、先学后教、材料分析、讨论、讲解相结合学法讨论、阅读、合作探究教学设想安排三课时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聆听思考回答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初二学科思品主备人第2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2、什么是法律效力?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表现在哪几方面?3、宪法和普通法律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有何不同?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什么?5、青少年应怎样维护尊严和权威?环节一:法律名称规定的内容宪法刑法犯罪、刑罚问题环境保法环境问题、环保问题婚姻法婚姻和家庭关系的问题上述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归纳讲解,得出结论:1、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普通法律规定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环节二:宪法最高的法律效力表现在哪几方面?结合小字材料,根据课文所学内容回答:P54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P55材料中《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为什么会被撤消?这说明了什么?P56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三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应该如何保证宪法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地位呢?如果朝令夕改,又会怎么样?(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查阅宪法中有关制定和修改程序上的规定。)环节三:问题讨论宪法修改的程序是什么?学生自读课文,做出标记思考回答江都市双沟中学教学案备课纸年级初二学科思品主备人第3页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它与普通法律的修改有什么不同?3、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拓展资料:我国现行宪法的实施日即,规定为全国法制宣传日。课内延伸: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作为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护宪法尊严应该怎么做?三、教师归纳学生小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四、巩固练习:同步导学相关练习第二课时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导入新课:回顾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的内容引入课题二、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欣赏图片:P58-60指出图片传达给我们哪些信息。图片中的人们都在行使哪些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呢?教师小结:权利不仅是一个名词、一个理念,更是我们须臾不可离开的生活内容,我们要生活得更美好就离不开这些实实在在的权利。请同学们发现一下我们自己享有了哪些权利。1、何为公民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活动探究:什么是公民?学生阅读,谈感受思考回答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媒体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教师:选举权属于公民的何种权利?3、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案例分析一:某中学八年级⑹班6名女生,为了参加学校文艺汇演,到一家商场选购化妆品,后来嫌太贵了就离开了。不料负责化妆品柜台的女营业员赵某、钱某赶上来硬说他们偷了一盒化妆品,双方发生了争执。赵某、钱某强行将6名女生带到商场保安室,逐个进行搜身检查。赵某还威胁说:“不交出化妆品,就饿死你们!”经过大约1小时的搜查、威吓,赵某、钱某一无所获。她们连一句道歉的话也不说就赶6名女生走。事后,学生家长到商场交涉,但商场态度蛮横、拒不认错。问题探究:(1)商场怀疑顾客偷拿货品时,有无权利对顾客进行搜查?(2)这些女生的什么权利受到侵害?(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案例呈现二:非法拘禁P60学生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