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讲述春天的故事》教案教学内容:开放——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导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材料:(见教材P74页)(略)照片1:外国技术人员在我国企业指导工作(引进来——技术);照片2:外国银行在上海滩落户(引进来——资金);照片3:海尔在美国的分厂(走出去)。¤说一说我们周围与对外开放有关的人和事。¤概括一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哪些形式?¤议一议:对外开放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变化?(二)新课导学知识点二:开放——现代化实现的必要条件1.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和作用(P75页)(学生阅读教材P75页第一段后教师讲述)(1)我国对外开放形式和基本途径教师讲述:我国对外开放不仅是经济上的,也包括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领域。就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来,其主要形式包括:发展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开展劳务合作与国际旅游、建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和港口城市等多种形式。(利用外资就有外商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而直接投资又分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开放、补偿贸易、加工装配等多种形式。引进技术也可分为引进先进设备或零部件、引进新型优质材料、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对外开放的基本途径:综观开放的多种形式,不外是“引进来”和“走出去”这两种基本途径。(2)我国对外开放的作用教师讲述: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关链接(见教材P75页)上海宝钢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产物,这个特大型企业所创造的奇迹,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作了最好的注释,从中我们也不难感悟出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P75页)(学生阅读教材P75页第一段后教师讲述)教材正文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主要讲了两层意思:(1)对外开放是生产社会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教师讲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使各国之间的生产和消费的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了一个世界经济体系。每一个国家,无论其制度如何,过去的发展基础怎样,要想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都不能置身于国际社会之外,更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的发展。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本身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一切资源、资金、市场和技术。世界经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处在其中的每一个国家,都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是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实行必要的互接互补。打破闭关自守,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联系,这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国作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员,也只有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中才能使自己得到更快的发展。(2)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教师讲述: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缺乏,技术和管理落后。通过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外资,缓解现代化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我国科技进步,提高我国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可以广泛地吸引和利用世界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发挥后发优势,在较高的技术基础上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差距,增加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3.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P76页)(阅读教材P76页正文)探究交流(详见教材P76页)¤对于我国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意味着什么?(作业)¤我认为。答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也是严峻的考验。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会显著增加。能否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相关链接中国与WTOWTO即世界贸易组织,它的前身是1947年10月30日由23个创始缔约国签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