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课题第14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第一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教学目标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2、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3、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在社会生活中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教学重点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教学难点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小品表演法。教学流程复备栏导入新课师:我们意识到,对于国家的安宁、百姓的幸福、个人的安危来说,仅仅靠分清是非,也就是仅仅靠道德的约束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法律。那么,什么是法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五单元《与法同行》、第14课《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第一框《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学习。一、自主学习1、.法律具有哪些特征?最重要特征是哪个?2、在我国,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二、探究交流:首先,我们来看法律是如何产生的。法律是不是在人类诞生时就开始存在?可见,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产生同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在再请同学们辨认一下这些规范的名称:《宪法》、《刑法》、《未成年保护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中学生守则》、《生产安全纪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思考一下它们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法律吗?师:所谓行为规范就是规定人们什么能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必须做。而法律却和一般的行为规范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那么,法律的“特殊”表现在哪里呢?特殊(一):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为什么说它特殊,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自己解决这个问题。(1)国家制定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各种不同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如,《刑法》、《民法通则》、《教育法》等法律。(2)国家认可法律:是指国家的立法机关,依据实际需要,对社会已存在的风俗习惯、道德规则等加以确认,赋予其法律效力。例如,我国建国初期,婚姻法有关结婚年龄的规定,即女18周岁,男20周岁,就是依当时的实际情况对人们的习惯予以确认的。师:国家制定或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主要方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我国,立法机关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宪法和国家的基本法律。这里的法定程序是指法律议案的提出、审议和讨论回顾第四单元内容调整心态迎接新的学习任务自由猜测自由发言思考交流代表发言看书学习知识点阅读书本回答问题仔细倾听了解“国法”的由来看图片思考回答问题法律草案、对法律草案进行表决、公布法律四个步骤。以上两种形式,一般都是以文字形式出现,其内容都明确规定人们相互间的权利和义务。由于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所以,人们往往将法律称之为“国法”。特殊(二):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先请同学们看一组图片,同时思考,每一画面上的要求包括什么?是对谁提出的要求?(出示图片)部门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群体法:宪法、刑法(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师:单位、部门行为规则,只限于特定范围的人群,而法律则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那我们怎样全面理解法律这个特殊的特征呢,请看下面视频:观看视频时思考这样的问题:1.审判前郑筱萸是什么身份?2.郑筱萸犯罪之后也要接受法律的惩处,这说明了什么?插播视频:《郑筱萸被判死刑》法律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具体含义:第一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允许特殊人物存在。即公民平等遵守法律。第二、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一旦触犯了国家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不允许任何人超越法律之上。即公民一旦触犯法律,平等承担法律责任。特殊(三):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请思考下列问题:1.如果你在公共汽车上没有给老人让座,法律会制裁你吗?2.如果你入室抢劫或者故意殴打他人呢?(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前一种行为只会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