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科技信息nov2014科研网站91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与学校发展关系的探究■陈宁童摘要:绘画是孩子们表达行为的第二种语言。孩子只有在“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思维,然后借由书画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就像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孩子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口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关键词:兴趣;创造力;发现美作者简介。陈宁童,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教育督导制度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与有力手段,是现代化教育管理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促进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施,对监督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办学行为及教学质量发挥专业问责的作用,而且在教育发展的方向方面起到制衡与导向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教育管理职能,健全中小学教育督导制度,2013年9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的通知,要求各地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加强对中小学校的监督指导,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以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建立责任督学制度,实行挂牌督导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加强对学校监督指导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与学校和社会联系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延伸教育督导的触角,及时发展和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学校端正办学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内涵发展。那么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与学校发展究竟有何关系,本文从责任督学的职责、职能、督导方式三个角度来分析两者的关系。责任督学以督学为主的工作职责使学校自我评价与外部督导形成很好的互补1.在评价结论的合理性上得到互补一般来说,学校自我评价属于形成性评价,外部督导属于终结性评价。学校自评者由第1页共5页于熟悉学校的发展状况,在评价时容易抓住学校发展的问题及需求,有条件深入了解学校的教育现象的复杂性,因此学校自我评价的结论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而外部督导限于时间无法对学校进行长期深入的调查,同时由于督学是以专家身份对学校教育质量进行鉴定、评价、检查,常常使被评者出于学校利益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以“非常态”的姿态接受督导,仅凭资料和非常态的短期督导便对学校进行终结性评价,其结论往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使外部督导和内部自评均趋于常态化,评价结论的合理性得到了互补。2.在评价的客观性和公信力上得到互补由于学校自评的主客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既是自评的主体同时又是自评的客体,因此容易在评价中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忽视一些客观现象和问题,造成评价结果有失公允。而督学则以专家的视角较客观公正地看待学校的教育现象,尤其是责任督学更能以“旁观者”姿态在长期接触学校的过程中清楚地看待问题。因此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使学校的评价结论在公信力和客观性上得到互补。3.在评价的专业性方面得到互补由于学校自评机制不够完善,学校自评的评价者多为学校人员,缺乏评价的专业知识,加之对学校自评的理念不甚理解,往往造成评价结论缺乏专业性。而外部督导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学校评价的原理、方法和技术,具有较强的专业评价能力。教育部《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明确规定,责任督学从基层学校的管理者和教研人员中遴选、聘任,同时加强培训和考核,进一步提高督导的专业技能。因此建立责任督学制度,使得对学校的评价在专业性上得到互补。综上所述,学校自我评价和外部督导各有优势和不足,两者的优劣势相对并存,单一的内部评价或外部督导都无法避免其缺点,只有建立一种互补的、内外兼顾的学校评价模式才能解决,而责任督第2页共5页江苏科技信息科研网站nov201492学制度的建立恰恰形成了这种互补模式。责任督学以监督、检查、指导、宣传为主的基本职能决定了它的价值追求,对学校的发展起到积极影响学校督导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方法来收集、分析各种相关资料并予描述和判断,以建立学校的绩效责任及促进学校的发展与改进。而责任督学最大的价值追求在于服务学生发展、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1.经常性检查和随机督查相结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