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初中语文课件春酒教学设计教案课件人教版板书设计创意简说:本文的特色是通过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生动展示出家乡的民俗风情和作者对童年、对母亲、对家乡的深深眷恋。琦君表达的“思乡怀旧”之情,不同于其他文人的“乡愁”,她素淡、宁静,蕴藉、温润,以一种洗尽铅华的笔调絮絮地诉说着对童年、家园的深情。由此确定教学立意:学习文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及其作用,体会生动展示民俗风情与思乡之情的写法,感受民风之美、人情之美、生活之美。教师应在课堂上氤氲出温暖、甜蜜、眷恋的情绪氛围。读书有三境界:“吞”“啃”“品”。“吞”至其博,感知文意;“啃”至其深,读懂作者,体悟深情;“品”至其灵性,领略韵致,读出韵味。《春酒》文字素淡却意蕴丰厚,更须细酌慢品。本堂课就设计了“走进乡愁”“感知往事”“品味幸福”“寻找真正的家醅”这样四个环节步步推进。在音乐与诗词营造的浓浓乡愁情境中,第2页共7页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7页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束切入整体感知课文,然后通过合作探究与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细部探微,个性品味,学习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和传神词句及其表达作用,说体验的话,体悟琦君情怀。最后适当拓展,通过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带领学生一起走进作者思乡的课外精美文字之中,感受她那如春酒一般淳厚的乡情,丰富学生的情怀,提升他们的境界。教学目标:1.感受作品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童年,激发学生珍惜花一样的年华,追求诗意人生。2.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思乡怀旧之情。3.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生活,发现并领略生活的诗意。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朗读教学法3.讨论点拨法4.品读鉴赏教学时间:1课时第3页共7页第2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7页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听过这首《另一种乡愁》的歌曲,我想大家也产生了共鸣,是呀,天底下,谁能不永远眷恋着那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呢?谁不会永远挂牵着故乡的一草一木呢?乡愁,是人类共同的情感,抒写乡愁的诗文很多。乡愁是李白笔下的“床前明月光,疑是……”;乡愁是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乡愁是“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而我要说乡愁是台湾作家琦君女士的散文《春酒》。二、走进乡愁1.品读最后两段,思考下面问题。(1)请一生读,你听出了什么信息?交流:a、家乡自己酿的酒好喝;b、怀念家乡;c、作者一家在美国居住。2.强调两个标点“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这个句子有作者强烈的情感蕴藏其中,却用了一个简单的句号,而不是叹号。句号是感情的有意控制,而叹号却是感情的直接抒发。这一个小小的句号里满含着作者多少的惆怅、不舍、伤感、乡愁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更真正的家醅呢?以戛然而止的疑问,结束课文,给文章留下很大的空白,让读第4页共7页第3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7页者在作者的这一声询问中去思考、品味那份浓浓的乡愁。(1)师范读。(2)生齐读。过渡:作者仅仅怀念的仅仅是家醅吗?下面让我们来看前面的内容。三、感知往事1.生自由读。2.检查生字。3.作者怀念的都是什么?交流、明确:道地的家乡味:欢乐幸福的童年;慈爱能干的母亲;淳朴真诚的乡人;邀饮春酒、举办会酒的风俗。四、品味幸福1.品读细节“道地家乡味”是香甜的春酒里飘散的:热闹的新年味,快乐的童年味,淳朴的人情味,深厚的亲情味。这些家乡味,很多是通过细节描写表现出来的。呈现:细节描写,就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正确运用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对象的特点表现出来。作家李准曾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