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整合提升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人口可以看作一个种群(√)2.深海热裂口处的生物的代谢类型与地表生物相同(×)3.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4.人口增长过快,不但消耗大量自然资源,还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增加了治理的成本和难度(√)5.自16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呈指数增长,并将一直呈指数增长(×)6.人口激增为我国带来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等政策来减缓人口的增长(√)7.为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应继续控制人口增长,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努力推广生态农业(√)8.禁止对任何野生资源进行开采和利用(×)9.对环境受破坏的地区可大量引进外来生物物种(×)1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11.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南极冰川融化(×)12.酸雨中含有的少量重金属对人体健康也会带来不利影响(√)13.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越多(×)14.只有在国际组织的协调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解决好像臭氧层被破坏这类关系到全球生物命运和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大问题(√)15.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2.人类、生物和环境共处于生物圈中。3.人类正面临三大全球生态问题:人口、环境和资源。4.人口的增长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控制人口关系到人类的存亡和发展。5.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等。6.《京都议定书》的目的是为了切实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保护全球环境。7.保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为人类提供广泛的选择余地,以应付未来世界的变化。8.对待野生生物的态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水平和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9.维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人类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10.发生赤潮的原因是环境污染导致有毒藻类大量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