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三节氧化剂与还原剂(3)《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掌握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了解Fe3+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金属铁、氯化亚铁、氯化铁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探究实验,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法。通过预测与假设、方案设计、实验记录、分析归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学会预测物质的性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得到证实,体验科学探究成功的喜悦;同时培养他们善于与他人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并通过“身边的化学”等内容,认识铁在促进人体健康中的作用,了解化学知识在丰富人类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识重点是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性质以及相互转化;方法重点是教会学生探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教学难点:预测金属铁、氯化铁、氯化亚铁的氧化性、还原性并进行探究实验的设计。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法、对比分析法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先独学8分钟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导学案学生独学,在书上画出相关重点和概念,找到导学案上的相关问题答案或者原理小组合作,总结预习安排任务:六个小组,组长组织核对预习答案,交流预习收获完善预习2分钟小组合作探究探究Fe、Fe2+、Fe3+之间的相互转换观看实验视频,探究三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三者的转换方程式,总结Fe、Fe2+、Fe3+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小组代表展示,总结归纳Fe只有还原性,Fe3+具有氧化性,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展示评价对各小组进行鼓励性评价,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积分课堂反馈练习指导学生小组完成导学案课堂巩固练习答疑鼓励学生提问,教师答疑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习到的内容,重点是Fe、Fe2+、Fe3+的相互转换,以及在转换过程中表现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完善导学案,并完成对应的当堂检测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总结出Fe、Fe2+、Fe3+在相互转换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知道Fe2+、Fe3+的检验方法,在课堂上学生都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检验Fe2+、Fe3+的方法,能够分析Fe、Fe2+、Fe3+的氧化还原关系,但是本节课的方程式比较多,并且没有实验,学生可能只能沦为分析和记忆方程式,这样就使得课堂气氛不是非常活跃。在以后这种理论式课堂中,一定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