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抗日斗争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1、概括日军侵华的罪行,探讨侵华的原因;2、掌握抗日战争爆发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史实;3、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情况,比较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理解两个战场在抗战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4、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引导学生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局面的形成之间的联系。2、从具体的战役中归纳出抗日战争中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2、通过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重点理解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难点探讨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教学环节说明备注教学内容前言本主题导语和学习建议教师综述新课预习阅读教材35-42页(完成练习册的课前预习)学生自主完成新课导入同学们,在前面的课上我们已经学习了《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以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可以说中国近代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部充满屈辱和中国人民血泪的历史,列强发动一次又一次侵华战争,在这一个过程中,我们的近邻日本也加入到侵华行列中,于1894年发动了甲午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隔37年,日本再次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这就是抗日战争。记得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战争是一个民族自我淘汰的过程。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有的民族无法应对残酷的战争,在异族入侵的压力下灭亡了;有的民族则在战争的血与火中洗掉自身的污垢,象凤凰涅槃一样或得重生。抗日战争中的中华民族属于后者,如同欲火重生的凤凰,中华民族洗去了百年的屈辱,挣脱了百年的锁链,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由衷的尊敬。”(PPT)教师导入课程教授问题1:20世纪30年代,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材料一1927年首相田中义一在给天皇的密折中写道“寓明治大帝之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朝鲜,……惟第三期灭亡满蒙,以及征服支那领土,…..尚未实现。”材料二(经济危机使日本受到严重影响)1935年东京一般市民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开支是每人每年109.2日元,农村生活水平较之则更加贫困。一位内阁大臣公开宣称,“为缓解国内民众日益严重的压力,我们必须发动一场对外战争。”材料三1927年以来,国民政府一直坚持“剿共”政策。蒋介石宣称“攘外必先安内”,“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仍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学生自主思考反馈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补充(培养学生归1一、日本侵华的原因:1、根本原因:既定国策,蓄谋已久。2、现实原因: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1933年)3、有利时机:国民政府围剿红军——可乘之机4、国际因素:国际社会的绥靖纵容政策。问题2:日军犯下了怎样的滔天罪行?二、日军侵华的表现:罪行一:军事侵略,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罪行二:滥杀无辜、灭绝人性(南京大屠杀)罪行三:蹂躏妇女、禽兽不如(慰安妇)罪行四:细菌战、毒气战,活人试验罪行五:血腥的殖民统治(过渡)在日本的侵略下,可以说当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身为一个中国人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于是当时有一大批爱国人士站了出来,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奋斗,那我们来看一下到底有哪那些爱国力量呢?问题3:在1931年—1936年间,中国人民掀起了哪些抗日斗争?(第一阶段:局部抗战)三、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表格,由学生看书梳理)爱国力量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中国共产党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立即发表抗日宣言;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③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④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东北军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日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