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川颂》文字资料一、关于作者黄药眠(1903~1987)出生年月:1903-1987中国作家,文艺理论家。原名黄访、黄恍。广东梅县人。20年代曾在广东学习和教书。1927年在上海参加创造社,并出版诗集《黄花岗上》。1929年被中国共产党派赴莫斯科,回国后遭国民党政府逮捕。1937年保释出狱后,先后在延安、桂林、香港、广州、成都、昆明等地从事新闻、宣传、创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出版有散文集《美丽的黑海》和论文集《论约瑟夫的外套》。1944年后,主持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农工民主党主办的一些报刊,并参与民盟的领导工作,著有长诗《桂林底撤退》,小说集《暗影》、《再见》,论文集《论走私主义者的哲学》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常委、副秘书长等,著有诗集《黄花岗上》、《英雄颂》,论文集《战斗者的诗人》、《论约瑟夫的外套》、《沉思集》、《迎新集》、《批判集》,散文集《黑海——美丽的黑海》,小说集《暗影》、《再见》,回忆录《动荡,我所经历的半个世纪》,长诗《悼念》等。二、相关资料祖国土[苏联]阿赫玛托娃我们不用护身香囊把它带在胸口,也不用激情的诗为它放声痛哭,它不给我们苦味的梦增添苦楚,它也不像是上帝许给的天国乐土。我们心中不知它的价值存在,我们也没想拿它来进行买卖,我们在它上面默默地受难、遭灾,我们甚至从不记起它的存在。是的,对我们,这是套鞋上的污泥,是的,对我们,这是牙齿间的砂砾,我们把它践踏蹂躏,磨成齑粉——这多余的,哪儿都用不着的灰尘!但我们都躺进它的怀里,和它化为一体,因此才不拘礼节地称呼它:“自己的土地。这是阿赫玛托娃1961年创作的诗歌。诗人一生命运多舛,曾在1946年遭受不公正的批判,但阿赫玛托娃一直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她曾在卫国战争时就写下了《起誓》、《勇敢》等爱国主义的诗篇,在流亡他乡的日子里,她也在吟唱着:"丢弃国土任敌人蹂躏的人,/我决不同他们站在一起。/他们的粗俗的谄媚我决不聆听,/我的诗歌也决不向他们献呈。"这首《祖国土》更是直接表达了她的爱国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