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苏武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班固及《汉书》的文学知识,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含义及文化常识。2、理清文章思路,分析人物性格。3、学习本文运用对比映衬和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过程与方法:通过预习,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教师点拔、引导,师生合作探究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为阅读课外文言文打基础。2、认识并学习苏武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忠贞不渝,坚韧不拔、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欲以死息祸的精神和高尚、可贵的民族气节。第一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所给资料,了解相关的文学常识和本文的写作背景。2、对照注释,疏通前5段文字。小组讨论后提出不懂的字、词、句。3、能口译前5段文字。过程与方法:在学生自主阅读,小组讨论提出问题的基础,教师提供资料上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落实文言知识点,进行文言积累,为后面的学习打基础。2、学会翻译,是文言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也是高考文言文最基本的要求。预习任务1、对照注释,疏通文字,至少读两次课文,划出不懂的字词句。2、着重落实下列词与句子的含义。第一段:1、武字子卿,少以父任2、汉天子我丈人行也3、尽归汉使路充国等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5、置币遗单于第二段:1、会缑gōu王与长水虞常等2、以货物与常3、其一人夜亡4、虞常生得第三段:1、恐前语发,以状语武2、事如此,此必及我。3、见犯乃死,重负国。4、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5、舆归营6、单于壮其节第四段:1、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2、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3、本无谋4、拥众数万,马畜弥山5、空以身膏草野6、君因我降7、女为人臣子8、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9、反欲斗两主10、若知我不降明第五段:1、白单于2、天雨雪3、匈奴以为神4、羝dī乳乃得归5、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三、能口译这部分内容。文学常识与背景介绍:1、史书形式:①编年体: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例:《春秋》(孔子)——最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左丘明)《资治通鉴》(司马光)②国别体:以国家为编排顺序记载史事的史书例:《国语》——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刘向编订)③纪传体: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的史书例:《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范晔)——纪传体断代史2、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少年时就能作文诵诗赋,长大后博览群书.和帝永元元年(89)初,班固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为中护军.后来,班固因窦宪专权受到株连,死于狱中。3、《汉书》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自主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厩监()窥观()且鞮侯()单于()缑王()煴火()檠弓弩()阏氏()啮雪()牧羝()於靬王()汤镬()2、翻译下列语句。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②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问题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