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族元素教学目标概览:(一)知识目标:1、通过分析卤素原子的原子结构及氯气的性质,认识卤素单质的性质及递变规律。2、掌握卤素单质的化学性质;认识卤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卤素单质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3、通过卤族元素的学习认识“族”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演示和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2、通过实验的动手操作、观察、分析,认识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三)情感目标1、通过卤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使学生领悟“结构决定性质”;通过对氟特性的学习,体会“一般与特殊”的联系的观点;2、通过学生实验和问题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学重点:卤素性质比较教学方法:实验演示、讲述、讨论、讲解、练习等。教学过程:[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氯气的性质,知道构成氯分子的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自然界存在的元素中,还有另外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7,它们是氟、溴、碘、砹,我们把这些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的元素称为卤族元素,简称卤素。它们在结构和性质上有哪些相似和不同?[板书]第二节卤族元素一、原子结构(请同学们看书后归纳)[投影]卤素的原子结构[讲解]卤族元素中的砹是放射元素,在中学阶段不讨论。[学生分析、比较][板书]卤素原子结构的异同。相同点:最外层均有7个电子不同点:(1)核电荷数不同,(2)电子层数不同,(3)原子半径不同。[过渡]卤素原子结构上的这种相似性与递变性,是如何反映在元素性质上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卤族元素的性质。[板书]二、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用心爱心专心[教师]请大家根据表4—1,总结出卤素单质在颜色、状态、密度、熔沸点、溶解性等各方面的递变规律。[学生总结][板书]颜色:浅深状态:气液固密度:小大熔沸点:低高在水中的溶解性:大小[设问]Cl2、Br2、I2等单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若想要制得Cl2、Br2、I2的浓度较大的溶液有没有其他办法呢?[教师]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可以用改变溶剂的办法来达到目的。[演示实验]1.I2加入水中,I2加入酒精中。2.在溴水和碘水中分别加入CCl4,振荡。[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及分层情况][讲解]由上面的实验可知,卤素单质不易溶于水,但却溶于酒精和CCl4溶液中,除此之外,它们还易溶于苯、汽油等有机溶剂中,其中I2在CCl4中显紫色,Br2在CCl4中呈橙红色,与水混合分层时,CCl4因密度大位于下层。溴和碘除了遵循上述规律外,还有其各自的特性。[板书]Br2、I2的特性[展示盛有少量液溴的试剂瓶][讲解]在盛有少量液溴的试剂瓶中,充满了红棕色的溴蒸气,说明溴是一种易挥发的液体,保存时应密闭。又因为溴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所以保存少量溴时,可在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的水,以减少溴的挥发。[演示实验4—8,碘的升华][讲解]碘受热易升华的这个性质,可以帮助我们从I2和其他物质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如分离I2和NaCl的固体混合物时,可用加热的方法。[过渡]卤素单质的物理性质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也有着同样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呢?[讨论]卤素的化学性与结构的关系?从氟到碘,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应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即可以得一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都具有氧化性,担由于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即氧化性逐渐减弱。这些递变性通过哪些实验或事实来证明呢?[板书]三、单质的化学性质请同学们回忆氯气的化学性质,它们的性质可能与氯气相似。[板书]1、与金属反应请同学们写出钠与氟气反应、铁与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说明铁与碘反应时生用心爱心专心成碘化亚铁这一特例。[板书]2、与氢气反应名称反应条件方程式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F2冷暗处爆炸H2+F2====2HFHF很稳定Cl2光照H2+Cl2=====2HClHCl稳定Br2高温H2+Br2======2HBrHBr较不稳定I2高温、持续加热H2+I2======2HIHI很不稳定可逆反应: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突出“在同一条件下”后进行判断练习:(1)(×)(2)(√)与氢气反应小结:①反应剧烈程度减弱②反应条件越来越高③HX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