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读文本长亭送别[预习——夯实基础][知识·梳理]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一、单音字玉骢(cōnɡ)迍迍(chǎn)金钏(chuàn)揾泪(wèn)筵席(yán)谂知(shěn)玉醅(pēi)白泠泠(línɡ)蹙眉(cù)胸臆(yì)揩拭(kāi)二、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和(2)揣(3)煞(4)占2.语境辨析法(5)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同宿(sù)舍的我们讨论星宿(xiù)、星座的问题,一宿(xiǔ)没睡。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1)(2)(3)(4)第3步辨词语——于细微处细斟酌1.明确词义(1)蜗角虚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蝇头微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劳燕分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举案齐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微小而没有作用的名声。(2)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3)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4)形容夫妻互敬互爱。2.理解辨析(1)溶溶·融融二者都可以形容暖和。“溶溶”既可以形容暖和,还可以指水流盛大,月色明净洁白的样子。“融融”既可以形容暖和,还可以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2)徘徊·徜徉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侧重于有心事);比喻犹豫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徜徉:指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3.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这只是他的一个蜗角虚名,是别人根据他的本领取的,他的真实名字叫张凯。()(2)现实生活中,有人为追求那点蝇头微利不择手段,做出不法之事,到头来害人害己。()(3)韩国最大的搜索引擎NHN公司近日宣布结束与雅虎的搜索交易,从此劳燕分飞。()(4)话剧《回民干娘》讲述了宁夏回汉群众举案齐眉的动人故事,再现了宁夏民族团结、社会发展的真实场景。()(5)中秋,是一个笼罩在月光中的节日,溶溶月色给济南大明湖洒满了柔情。()(6)2016年,由于船市持续低迷,实际交付量可能达不到预期,造船用钢量需求仍将在1100万~1200万吨低位徘徊。()【答案】(1)×根据语境,这里说的是人物绰号,所以不能用“蜗角虚名”。(2)√(3)×此处用错对象。(4)×此处使用对象错误。(5)√(6)√[常识·速览]元代剧坛上的双子星之一——王实甫王实甫,元代戏曲作家,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他和关汉卿被称为元代剧坛上的双子星。据贾仲明的《凌波仙》词介绍,王实甫在当时颇有盛名,常与演员、歌伎往来,所写杂剧十多种。主要作品:《西厢记》《丽春堂》《破窑记》《芙蓉亭》(一折)《贩茶船》(一折)。古时在大道旁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供人休息,人们多在长亭送行。《长亭送别》选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写老夫人以“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硬逼张生赴京赶考,应试得中后才得与莺莺完婚,恩爱的情人不得不分手,场面缠绵感人。宋金时期,说唱崔、张故事的作品有赵令畴的《商调·蝶恋花》(鼓子词)和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等。戏曲方面,如金院本的《红娘子》及南戏《张珙西厢记》等。到了元代,这些在南北各自流行的唱本、剧本,又重新在大都、杭州等戏剧发展的中心都市汇合,南北戏曲得到交流。王实甫的《西厢记》(杂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王实甫把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改写成戏曲,反封建的思想更浓了,他明确地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然而当时社会封建势力太强,还不能为这一主题思想提供现实的依据。1.文学常识元杂剧元杂剧是元代特有的文学样式,它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曲两种,小令是不成套的散曲,套曲又叫套数,是统属于一个宫调的成套散曲。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多种表演艺术形式发展而来的。剧本体裁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角色有末、旦、净、丑等。一本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角色唱到底;以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以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2.文化常识古代科举制度【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