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考点透视】一、考纲指要1.体液调节的概念2.动物激素的种类、产生部位及生理作用(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雄激素、雌激素和孕激素)3.激素分泌的调节4.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5.二氧化碳的调节作用二、命题落点1.体液调节的概念、化学物质类型。如例5。2.内分泌腺、激素的化学本质、生理功能及相关病例。如例3、7。3.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激素分泌调节的一般模式。如例4、8。4.具有协同及拮抗关系的几对激素及其调节方向。如例1、2。5.内分泌的研究方法。如例6、9。【典例精析】例1:成年女性排卵的前1天,血浆中雌激素、促性腺激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血浆中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②雌激素浓度上升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③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④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由题干“雌激素、促性腺激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逐渐增加”分析可知,这两种激素间为协同关系,故雌激素浓度上升将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又由于“血糖、胰高血糖素浓度互相调节,二者均保持相对稳定”可知,血糖与胰高血糖素间关系为相互抑制,故血糖浓度上升将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答案:C。例2:当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时()A.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B.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C.肾上腺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D.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解析:本题考查激素间的相关关系,但命题的巧妙之处在于提供了相关背景,应首先分析:“饥饿状态”时,血糖浓度下降;进而分析血糖降低时的激素调节:此时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间发挥协同作用,共同升高血糖。答案:B。例3: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A.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B.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C.生长激素赠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D.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解析:本题考查垂体的功能。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生长激素减少,促甲状腺激素亦减少。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答案:A。例4:胰岛素可调节血糖浓度,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岛素可催化血糖合成糖元B.血糖浓度长期居高不下是因为缺乏胰岛素引起的C.血糖浓度升高时,将通过大脑刺激胰腺产生较多的胰岛素D.如果胰管阻塞,则胰岛素的外排就会停止解析: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其生理功能是调节血糖平衡,不起催化作用。血糖浓度长期居高不下,可断定是糖尿病的病症,其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血糖浓度升高时的调节,一方面,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另一方面,也可经由下丘脑作用于胰岛B细胞。这两方面均不受高级中枢大脑调控。胰岛为内分泌腺,胰管阻塞后,会影响胰液的分泌,但不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产生后,将直接进入腺体周围的毛细血管中。答案:B。例5:右图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2)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②的分泌活动。(3)雌激素能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及。(4)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着床准备条件。(5)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和①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解析:本题考“下丘脑-垂体-靶腺轴”调节途径。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该激素作用于性腺,促进性腺分泌性激素。内分泌的调节枢纽为下丘脑;雌性激素的功能是激发和维持雌性第二性征,维持雌性正常的性周期。同时,垂体还能分泌孕激素,为受精卵着床作准备。其反馈调节的受抑制部位是下丘脑和垂体。答案:(1)下丘脑;(2)卵巢;(3)雌性第二性征/雌性正常性周期;(4)受精卵;(5)下丘脑/垂体/反馈(或负反馈)。【常见误区】1.“内分泌腺”与“外分泌腺”:内分泌腺又称“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