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不同的消费心理。理解:怎样看待、评价各种消费心理;准确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含义。运用:根据所学知识,拟定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2、能力目标深化学生对消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深入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向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2)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3)使学生逐步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的消费观念,使学生成为理性的消费者。【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难点】消费心理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举例探究法、讲授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上一框我们学习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这些知识,其中重点掌握了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下面请大家回忆下有哪些?(学生回答),老师:这些因素是影响消费水平的客观因素,但我们的消费活动不光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一些主观心理和思维的影响。那么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我们作为消费者,应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讲授新课』一、消费心理面面观(板书)请同学们看教材,归纳下我们常见的消费心理有哪些?(学生自学回答,教师板书。)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具体分析下不同的消费心理分别对个人、社会有哪些影响,我们对其所持的正确态度应是怎样。问题探究1:让我们先看这一组图片,思考:这是一种什么消费心理?如何看待这种消费心理?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现象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这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其特点是具有仿效性、重复性、盲目性。评价有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有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消费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问题探究2今年的快乐男声大家看过没?“伪娘”刘著知道不?我们先来看看他的相关影像资料,多媒体展示另一组组图片资料,问:这反映出人们在消费时有着什么样的心理?(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这种消费心理的人往往只求展示个性,借助于消费活动体现其与众不同。评价:这种心理引发的消费虽然推动了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展示个性的同时要考虑社会的认可,还要考虑代价。态度: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问题探究3:多媒体课件展示两张图片资料,问:这分别反映出人们的什么消费心理?如何看待看待这两种不同的消费心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第一种是攀比的消费心理,是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炫耀心理,是不健康的,我们应予以摒弃。第二种是讲究实惠的求实心理,也就是以下这则材料中该女生的做法: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注:我们在这两位同学的对话中看到运动鞋服的三大名牌,那我们在求实消费的同时是不是就是说要反对名牌呢?(学生讨论回答)教师:不是,名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其质量很好,对消费者而言更能满足其需要,而且也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对待名牌关键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消费那些消费得起的名牌,切忌攀比,而非反对名牌,摒弃名牌!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四种消费心理进行归纳、总结(表格的形式)。送首诗大家共勉:盲目从众不可取;虚荣攀比活受罪;过分标新吓死人;理智求实乐融融。过渡:通过分析不同的消费心理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之后,我们知道消费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关系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所以我们大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而理智消费需要坚持哪些原则呢?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第二个大问题:二、做理智的消费者(板书)请大家自学教材,归纳总结(学生看书总结,教师板书)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1).人们应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即消费支出应该与自己的收入相适应,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