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之琵琶行》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学案VIP免费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之琵琶行》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学案_第1页
1/5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之琵琶行》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学案_第2页
2/5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之琵琶行》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学案_第3页
3/5
《琵琶行》导学案课前预习案【预习目标】1.了解作者、解题2.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概括每段内容3.积累基础知识【知识导学】1.唐朝宣宗皇帝李忱为一位诗人写了首悼亡诗:“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这位诗人就是白居易。2.白居易,中唐著名_______诗人,字______,晚年号________。青年时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二十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被贬为江州司马。著有《________》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______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琵琶行》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之一。3.关于歌、行、引:《琵琶行》原作《琵琶引》,“行”是乐曲的意思。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______。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富于变化。【预习检测】1.下列词语中粗体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A.湓浦口(pén)憔悴(jiāo)六玄(yāo)B.铮铮然(zhēng)贾人(jiǎ)荻花(dí)C.虾蟆陵(há)嘈杂(cáo)钿头(diàn)D.江浸月(jīn)呕哑(yā)嘲哳(zhā)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曲罢悯然钿头银篦连篇累牍杜鹃啼血B.转徒江湖幽愁暗恨扣人心弦豪言壮语C.轻拢慢捻天崖海角幽咽泉流汗流浃背D.东船西舫恬然自安翻复无常春寒料峭3.对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使快弹数曲快:赶快。B.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离去回来D.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4.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铁骑突出刀枪鸣B.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D.凄凄不似向前声【预习思考】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2.小序有什么作用?3.读诗,找出诗歌中和序呼应的地方。“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照应第()段“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照应第()段“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照应第()段4.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各节诗的内容。课堂导学案1【学习目标】1.分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2.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悲剧美;【问题导学】1.阅读诗序思考:白居易写作琵琶行的背景原因是什么?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他们有什么共同点?(用诗中句子回答)3.“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提示:(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2)读注释③、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4.“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5.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6.是什么样的琵琶声竟然有如此吸引力和感染力呢?提示:找出描写音乐的诗句,分析音乐的特征及描写音乐的手法【知识导学】1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2.现实主义乐天香山居士《白氏长庆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新乐府运动3.体裁;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预习检测】1.C(A.“憔”应读为“qiáo”。B.“贾”应读为“gǔ”。D.“浸”应读为“jìn”。)2.A(B.“徒”应为“徙”。C.“崖”应为“涯”。D.“翻”应为“反”。)3.D(A.畅快。B.老大:年纪大了。C.去来:去了以后。)4.B(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预习思考】1.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2.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经过;概述琵琶女的身世;点明写作动机;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凄切伤怀。23.a.“明年秋…铮铮然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第三专题之琵琶行》导学案 苏教版必修4-苏教版高二必修4语文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