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有理数的减法》教案(第2课时)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加减法统一成加法的意义,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加减法的相互转化,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面对数学活动中的困难,并有独立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教学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理解为加法算式教学难点把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备注[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2]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师:对比上式①,你首先想到将原式如何变形?生: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减号统一成加号,即原式变为:-20+(+3)+(+5)+(-7)师:很好,可见在引入相反数后,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用字母可表示成:a+b-c=a+b+(-c).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练习计算以上两道题.学生作业练习师针对学生做的方法评析,作以下说明.1.式③表示的是-20,+3,+5,-7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中的括号,从而有-20+3+5-7.大家要注意到,虽然加号和括号都省略了,但-20+3+5-7仍表示-20,+3,+5,-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作“负20,正3,正5,负7的和”.当然,按运算意义也可读作“负20加3加5减7”.学生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同桌间互相出式,并读出两种读法.2.刚才在大家练习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有两种典型的处理方法,一是将原式按次序计算;二是将原式换成(-20-7)+(3+5).大家观察比较一下,你看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生:第二种过程更简便、合理.因为它运用了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师:太棒了,在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中,通常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计算简化,根据刚才过程可见,在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后,一般应注意运算的合理性,适当运用运算律.大家一起看下面问题:[活动3]应用迁移,巩固提高例1把(+)+(-)-(+)-(-)-(+1)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并计算.说明:解题过程由学生口述、教师板演,同时提问每步的根据和目的,并强调书写的规范化.[活动4]一、练习1、课本P24练习。2、填空题(1)式子-6-8+10+6-5读作负6,负8,正10,正6与负5的和,或读作负6减8加10加6减5.(2)把-a+(+b)-(-c)+(-d)写成省略加号的和的形式为-a+b+c-d.(3)若│x-1│+│y+1│=0,则x-y=2.(4)运用交换律填空:-8+4-7+6=-8–7+4+63、a、b两数在数轴上位置如图,设M=a+b,N=-a+b,H=a-b,G=-a-b,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B)A.M>N>H>GB.H>M>G>NC.H>M>N>GD.G>H>M>N二、小结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内容,你学会了什么?三、作业课本P26第5、11、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