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学设计教师学校哈十九中政治组【课题】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教龄】7年【教学重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教法】案例分析法、探究式教学法【教学难点】1、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2、在收入分配中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公平的含义、效率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两个比重”的意义及措施,处理公平与效率的措施。能力目标:(1)准确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收入分配角度对提高效率,调动公民生产积极性提出合理性建议的实践能力。(2)结合和谐社会,对如何更加注重公平提出合理建议的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树立效率意识和培养公平精神。【教学过程】一、导课二、教学过程导课:关注社会——明晓展示:反映收入差距的图片对比二、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感悟生活——明理(1)、公平的含义假设,老师刚刚大学毕业,现在正在人才市场寻找一份工作。活动一:“职场新人”我发现有2家比较合适的公司:A公司:招聘一批推销员,要求:会普通话,报酬:30元/天。B公司:招聘一批推销员,要求:会普通话,报酬:底薪10元/天,每推销一套产品可抽取20元佣金。讨论:请同学们帮忙,老师该选择哪家公司呢?请说明理由。结论:也就是说,公平不在于没有差别,而在于差别是否合理。如果差别给人以激励,使经济具有活力和效率,又不影响社会稳定,就是公平的。既不是平均分配,也不是差距过于悬殊。用心爱心专心(2)、收入公平分配的意义收入分配公平就是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允许收入差距的存在。当然收入差距是有限度的,限度是能够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讨论:你认为像B公司这样的收入分配对公司有什么好处?结论:公司员工积极性高,公司效益好。探讨:以小见大,就全社会而言,合理的收入分配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结论:人们劳动积极性高,经济发展快;收入差距合理,劳动者的利益关系协调,社会矛盾少,社会更加和谐。意义:①协调利益关系②实现经济发展③促进社会和谐(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①坚持和完善分配制度讲解: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从制度上讲,我们应该坚持基本的分配制度,我国基本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呢?这是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②提高“两个比重”(初次分配)从措施上看,我们要提高人们的收入水平和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状况。然而,目前人们的收入比重低,不合理的收入分配依然存在,具体是怎么回事情呢?材料:从2000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而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增长28.2%,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城乡居民收入增速。①材料表明我国的居民收入存在什么问题?②结合消费与生产的关系想一想:居民收入比重过低,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答:由于居民收入比重过低,导致居民消费率低,制约扩大内需,阻碍经济健康发展.③从居民收入角度,国家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答:为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必须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办法。活动二:“报酬过低”接下来要说一说我在公司里的工作情况了。随着业务的深入,渐渐地,我发现本公司有两个问题:工人劳动报酬低;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工资不涨。问:如果这种现象发展下去,对企业,对职工有什么不利的影响?这样的问题该如何解决?结论: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用心爱心专心扩展:初次分配和在分配构成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分配过程,我们简单了解下这两个名词:略结论:以上这两方面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重大举措——提高“两个比重”。根据刚才的分析,试归纳提高两个比重的意义:可以协调国家、企业、个人三者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利益,平衡投资与消费,促进经济协调健康发展。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活动三:“同学聚会”一转眼...